大峰矿火区无线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1 绪论 | 第8-21页 |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8页 |
| ·煤自燃火灾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7页 |
| ·无线感知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 ·课题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2 ZIGBEE 协议及网络组建 | 第21-32页 |
| ·ZIGBEE 技术主要特点 | 第21页 |
| ·ZIGBEE 网络拓扑结构 | 第21-22页 |
| ·ZIGBEE 协议寻址方式 | 第22-23页 |
| ·ZIGBEE 协议栈及各层规范 | 第23-30页 |
| ·ZigBee 协议框架 | 第23-24页 |
| ·物理层(PHY) | 第24-25页 |
| ·媒介控制子层(MAC) | 第25-26页 |
| ·网络层 | 第26-27页 |
| ·应用层 | 第27-30页 |
| ·ZIGBEE 组网过程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2-38页 |
| ·系统要求 | 第32页 |
| ·功能需求 | 第32页 |
| ·设计原则 | 第32-34页 |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4-37页 |
| ·监控系统的构成 | 第34页 |
| ·监控系统的功能划分 | 第34-36页 |
| ·系统通信模式 | 第36页 |
| ·监控系统的特点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无线温度监测节点的设计 | 第38-52页 |
| ·无线温度监测节点的硬件结构组成 | 第38-39页 |
| ·节点硬件平台 | 第39-48页 |
| ·ZigBee 无线传输模块介绍 | 第39-41页 |
| ·温度传感的选型及介绍 | 第41-44页 |
| ·MAX 6675 介绍 | 第44-48页 |
| ·K型热电偶补偿导线 | 第48-49页 |
| ·硬件电路原理图及实物的实现 | 第49-50页 |
| ·硬件原理图 | 第49页 |
| ·硬件实物的实现 | 第49-50页 |
| ·无线温度监测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主控节点的设计 | 第52-59页 |
| ·主控节点的硬件结构组成 | 第52页 |
| ·主控节点的硬件平台 | 第52-55页 |
| ·硬件连接图及实物的实现 | 第55-56页 |
| ·硬件连接框图 | 第55页 |
| ·实物图 | 第55-56页 |
| ·主控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6 监控软件及数据库服务软件设计 | 第59-66页 |
| ·开发环境介绍 | 第59页 |
| ·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 第59页 |
| ·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9-63页 |
| ·软件登陆模块 | 第59页 |
| ·主界面设计 | 第59-60页 |
| ·参数设置模块 | 第60-61页 |
| ·程序流程设计 | 第61-63页 |
| ·数据库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65页 |
|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第63页 |
| ·程序流程设计 | 第63-64页 |
| ·报警历史信息模块 | 第64-65页 |
| ·动态曲线绘制模块 | 第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7 系统的工业应用 | 第66-85页 |
| ·系统的应用环境 | 第66-68页 |
| ·系统的现场布置方法 | 第68-70页 |
| ·系统的监控机制 | 第70-71页 |
| ·工业性试验 | 第71-84页 |
| ·火区概括 | 第71-75页 |
| ·火区的危害及特点 | 第75-77页 |
| ·火区熄灭标准 | 第77页 |
| ·灭火方法的选择 | 第77-78页 |
| ·现场监测 | 第78-82页 |
| ·应用效果分析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8 总结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附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