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美国法研究 | 第13-21页 |
第一节 简介 | 第13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 第13-16页 |
一、 关于公司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 揭开公司面纱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三、 真正的“揭开公司面纱”案件 | 第15页 |
四、 “揭开公司面纱”裁判原则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具体制度和逻辑 | 第16-20页 |
一、 个人股东案件 | 第16-19页 |
二、 母子公司案件 | 第19-20页 |
三、 兄弟姐妹公司案件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英国法研究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德国法研究 | 第23-28页 |
一、 归因案件(Attribution of Particularities of the Company to Share holders) | 第23-24页 |
二、 一般民法下的股东个人责任 | 第24页 |
三、 公司法下的股东个人责任 | 第24-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日韩法研究 | 第28-32页 |
第一节 日本法部分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韩国法部分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五章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在我国适用的现状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32-34页 |
一、 法律规定 | 第32页 |
二、 司法解释相关规定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我国的司法实践 | 第34-37页 |
一、 财产混同案件 | 第34-36页 |
二、 股东不当行为案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我国的理论研究 | 第37-40页 |
第六章 我国揭开公司面纱基本规则的完善 | 第40-44页 |
一、 从预防欺诈与获得公平原则出发 | 第40-41页 |
二、 关联公司的特殊情形(美国特色) | 第41-42页 |
三、 关于资本不足的问题 | 第42页 |
四、 关于德国最高法院 2007 年以后对股东滥用公司人格,侵害公司资产行为案件的责任模式转变股东对公司的内部侵权责任问题 | 第42页 |
五、 结论 | 第42-43页 |
六、 补充说明 | 第43-44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