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一、 伊瑟尔阅读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11-17页 |
二、 阅读活动的艺术极:处于潜势的文学本文 | 第17-25页 |
(一) 阅读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言语活动 | 第18-19页 |
(二) 剧目:文学交流的故土 | 第19-21页 |
(三) 策略:组织剧目材料食指得以显现 | 第21-25页 |
三、 阅读活动的审美极:读者对本文的具体化 | 第25-35页 |
(一) 隐含的读者 | 第25-27页 |
(二) 读者对本文的处理:从从游移视点到被动综合 | 第27-35页 |
四、 阅读活动的交流结构 | 第35-41页 |
(一) 本文与读者之间是一种不对称的双向交流 | 第35-36页 |
(二) 控制交流的本文结构 | 第36-41页 |
五、 结语 | 第41-44页 |
注释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