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结构论文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指标分配及软件开发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9-13页
第二章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指标分配模型研究第13-37页
   ·指标体系及确立原则第13-15页
     ·指标体系第13页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第13-15页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指标体系第15-26页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指标属性分析第16-25页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指标体系的确定第25-26页
   ·指标分配总体目标的优化模型第26-34页
     ·常用指标分配方法第26-27页
     ·成本函数第27-28页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指标分配流程第28-29页
     ·优化目标数学模型第29-30页
     ·分类广义成本函数模型第30-34页
   ·本章小结第34-37页
第三章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指标可行度的确定第37-49页
   ·可行度第37-38页
     ·可行度的概念第37-38页
     ·分类可行度的数学模型第38页
   ·可行度函数的确定方法第38-47页
     ·分类指标的数据源分析第38-40页
     ·利用 KS 检验法确定指标量化值的分布特征第40-43页
     ·可行度函数的求取第43-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车载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指标分配软件第49-67页
   ·软件设计的一般流程第49-50页
   ·项目计划第50-51页
     ·总体目标第50-51页
     ·可行性分析第51页
   ·需求分析第51-53页
     ·任务背景第51-52页
     ·功能要求第52页
     ·性能需求第52-53页
   ·软件设计第53-65页
     ·软件总体框架第53页
     ·软件总体流程第53-54页
     ·软件开发环境第54-55页
     ·软件详细模块设计第55-57页
     ·数据库设计第57-62页
     ·软件界面设计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全文总结第67-68页
   ·工作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载系统电磁兼容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下一篇:功率VDMOS器件的低温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