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 国外研究回顾 | 第12页 |
2. 国内研究的视角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方法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原则 | 第14页 |
2. 研究方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第14页 |
3. 技术方法:比较分析、文献分析 | 第14-15页 |
(四) 本项研究的特色及有待完善之处 | 第15-16页 |
1. 本文的创新 | 第15页 |
2. 本项研究有待完善之处 | 第15-16页 |
一、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及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 | 第16-25页 |
(一) 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分析 | 第16-21页 |
1. 正义的两个原则 | 第16-19页 |
2. 民主的平等和差别原则 | 第19-21页 |
(二)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中平等原则的差异 | 第21-23页 |
1. 平等、实质平等与形式平等 | 第21-22页 |
2. 优惠政策中对平等的差异分析 | 第22-23页 |
(三) 优惠政策分类 | 第23-25页 |
1. 在政治方面的优惠政策 | 第23页 |
2. 在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 | 第23-24页 |
3. 在科学教育文化方面的优惠政策 | 第24-25页 |
二、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内涵及意义 | 第25-33页 |
(一)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 第25-26页 |
(二)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意义 | 第26-29页 |
1. 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方面 | 第26-27页 |
2. 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繁荣方面 | 第27-28页 |
3. 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等方面 | 第28-29页 |
(三) 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实施中的分歧 | 第29-33页 |
1. 对优惠政策存在的不同看法 | 第29-30页 |
2. 平等正义是最好的民族政策 | 第30-33页 |
三、以罗尔斯公平正义论中的“差别原则”来正确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符合性和完善性 | 第33-42页 |
(一) 优惠政策的成效 | 第33-37页 |
1. 确立区域自治,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 第33-34页 |
2. 明确发展方向,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 第34-35页 |
3. 巩固民族团结,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 第35-36页 |
4. 培养民族干部,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 第36-37页 |
(二) 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 第37-42页 |
1. 自治权行使不充分 | 第37-38页 |
2. 优惠政策不稳定 | 第38-40页 |
3. 优惠政策缺乏有效性 | 第40-42页 |
四、以正义论观点出发完善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 第42-51页 |
(一)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措施 | 第42-45页 |
1. 广开渠道,增加少数民族干部数量 | 第42-43页 |
2. 全面加强民族干部的素质教育 | 第43页 |
3. 不断完善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制度 | 第43-44页 |
4. 继续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干部支援民族地区的建设 | 第44-45页 |
5. 明确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和使用 | 第45页 |
(二) 继续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政策措施 | 第45-47页 |
1.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建设和基础产业建设 | 第45-46页 |
2. 有效加强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经济 | 第46页 |
3. 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力度 | 第46页 |
4. 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实行优惠政策 | 第46页 |
5.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 | 第46-47页 |
6. 鼓励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 | 第47页 |
(三) 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措施 | 第47-48页 |
(四) 积极制定与实施对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字的对应政策 | 第48-51页 |
1. 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伍,编写出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标志 | 第48页 |
2. 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 | 第48-49页 |
3. 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 第49页 |
4. 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 第49页 |
5. 在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方面的政策 | 第49-51页 |
五、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