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才学论文--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内蒙古呼包鄂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人才共享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20页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人才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第13-17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 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7-19页
  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研究思路第18-19页
 (四) 创新点与不足第19-20页
  1. 创新点第19页
  2. 不足之处第19-20页
一、人才共享的理论基础分析第20-28页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0-24页
  1. 呼包鄂的界定第20页
  2. 人才的界定第20-21页
  3. 人才共享的界定第21-24页
 (二) 人才共享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1. 人力资本理论第24-25页
  2. 人才发展战略理论第25-26页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26-27页
  4. 人才柔性流动理论第27-28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人才共享现实基础分析第28-43页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人才共享的相关性分析第28-36页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人才共享的影响第28-34页
  2.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人才共享的必要性分析第34-36页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人才共享现状分析第36-41页
  1. 呼包鄂地区人才共享进展情况第36-39页
  2. 呼包鄂地区人才共享的优势第39-41页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人才共享的动因分析第41-43页
  1. 收益追求是根本性动因第41页
  2. 政策支持是外部动因第41-42页
  3. 人才结构调整是直接动因第42-43页
三、当前呼包鄂地区人才共享的困境分析第43-52页
 (一) 呼包鄂人才共享主要存在的问题第43-48页
  1. 各类主体对人才共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第43页
  2. 在人才共享过程中相应的保障制度缺乏第43-44页
  3. 行之有效的人才共享机制严重缺位第44-46页
  4. 区域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尚未建立第46页
  5. 人才共享相关法律制度缺位且共享规则不完善第46-47页
  6. 缺乏人才共享的有效激励机制第47页
  7. 人才共享政策环境不良第47-48页
 (二) 解析人才共享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第48-52页
  1. 观念因素第48-49页
  2. 政策因素第49-50页
  3. 组织因素第50页
  4. 体制因素第50-51页
  5. 机制因素第51-52页
四、他山之石:国内外人才共享的经验借鉴第52-58页
 (一) 国外人才共享的经验借鉴第52-55页
  1. 国外人才共享的主要做法第52-53页
  2. 国外人才共享的启示第53-55页
 (二) 国内人才共享的经验借鉴第55-58页
  1. 国内人才共享的主要做法第55-56页
  2. 国内人才共享的启示第56-58页
五、呼包鄂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人才共享创新的路径选择第58-65页
 (一) 观念创新第58-59页
  1. 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第58页
  2. 修正地方官员的人才共享观第58-59页
 (二) 政策设计第59-60页
  1. 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人才共享战略发展规划第59页
  2. 制定和完善呼包鄂地区人才共享的相关法律制度第59页
  3. 进一步加大自治区层面的人才政策支持力度第59-60页
 (三) 组织形式的创新第60-61页
  1. 从自治区层面来讲,建立权威的人才共享协调管理机构第60页
  2. 从地区层面来讲,创建有效的新型政府人才合作组织第60页
  3. 从社会层面来讲,促进社会力量在区域人才共享中的广泛参与第60-61页
 (四) 体制创新第61-62页
  1. 打破各自为政的行政管理体制,破除呼包鄂地区人才共享的壁垒第61页
  2. 健全和完善呼包鄂地区人才共享过程中的保障制度第61页
  3. 建立以人才共享工作为内容可操作性的政绩指标体系第61-62页
 (五) 机制创新第62-65页
  1. 建立以利益为中心的人才共享机制是实现人才共享的根本途径第62页
  2. 建立人才共享政策信息和服务平台机制是实现人才共享的有效途径第62-64页
  3. 建立高效的人才共享激励机制是实现人才共享的直接途径第64-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大调解”机制下法院调解的完善
下一篇:基于SSH的高校心理健康调查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