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写作任务的呈现形式对学生写作表现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论文的主体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第一节 写作行为表现的界定 | 第13页 |
第二节 前人对写作的研究 | 第13-18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 | 第18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第一节 认知负荷理论基本观点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认知负荷理论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写作认知负荷及其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第四节 认知负荷的测量 | 第23-24页 |
第五节 效度理论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实验的目的 | 第25页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实验的被试 | 第26页 |
第四节 实验工具 | 第26-29页 |
第五节 评分 | 第29-32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33-55页 |
第一节 对写作分数的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写作文本语言特征(准确度、流利度)分析 | 第34-38页 |
第三节 写作文本内容要点分析 | 第38-42页 |
第四节 认知负荷数据分析 | 第42-54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9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6页 |
第三节 启示及展望 | 第56-59页 |
附录1 | 第59-61页 |
附录2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