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伙伴选择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动态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12-14页 |
·必要性分析 | 第12-13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第三方物流 | 第17-20页 |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 第17页 |
·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 第17-18页 |
·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基础 | 第18-19页 |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动力 | 第19页 |
·我国第三方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9-20页 |
·动态联盟 | 第20-23页 |
·动态联盟的概念 | 第20-21页 |
·动态联盟的特点 | 第21-22页 |
·动态联盟形成的动因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 第23-31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伙伴选择模型 | 第23-24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伙伴选择遵循的原则 | 第24-25页 |
·伙伴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5-3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思路 | 第25-26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指标的选取 | 第26-29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伙伴选择指标体系的确立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伙伴选择方法 | 第31-38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伙伴选择方法简述 | 第31-32页 |
·改进层次分析法 | 第32-33页 |
·改进层次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比较 | 第32-33页 |
·改进层次分析法中相关矩阵性质 | 第33页 |
·TOPSIS法 | 第33-35页 |
·TOPSIS法概念 | 第33-34页 |
·TOPSIS法步骤 | 第34-35页 |
·数据包络分析 | 第35-38页 |
·C~2R模型 | 第35-36页 |
·C~2R模型的变换和相关性质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38-46页 |
·算例设计 | 第38页 |
·改进层次法分析 | 第38-42页 |
·建立对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的层次结构 | 第39页 |
·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 | 第39-42页 |
·TOPSIS法分析排序 | 第42-43页 |
·正负理想解 | 第42页 |
·综合指标排序 | 第42-43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分析 | 第43-44页 |
·DEA-Solver评价 | 第43页 |
·DEA-Solver与DEAP联合评价 | 第43-44页 |
·综合排序 | 第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