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目录第12-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38页
   ·研究背景第21-25页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迎来一个崭新的转型时代第21-22页
     ·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平台第22-24页
     ·长三角:全面转型刻不容缓第24-25页
   ·研究目标第25-26页
     ·探寻转型与现代化的内在关系:理论层面分析第25页
     ·科学解读我国当前转型的内涵:转型的时代性第25-26页
     ·分析长三角转型的理论与现实依据:转型的地域性第26页
     ·研究长三角转型发展的主要对策:转型的针对性第26页
   ·研究意义第26-28页
     ·理论意义第27页
     ·现实意义第27-28页
   ·研究区域界定及发展概况第28-33页
     ·研究区域界定第28-29页
     ·研究区域发展概况第29-33页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第33-36页
     ·研究的总体思路第33-34页
     ·研究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第34-36页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第36-38页
     ·研究方法第36页
     ·主要创新之处第36-38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第38-92页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第38-58页
     ·城市群、都市圈与大都市区第38-44页
     ·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第44-48页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第48-53页
     ·转型、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第53-58页
   ·国内外关于转型发展的文献综述第58-64页
     ·国外关于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研究综述第58-60页
     ·国内对经济转型和转型发展的研究综述第60-63页
     ·总结和述评第63-64页
   ·现代化基础理论第64-67页
     ·经典现代化理论第64页
     ·新现代化理论第64-66页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第66-67页
   ·地理学相关理论第67-75页
     ·城市群理论第67-68页
     ·区域空间演化理论第68-71页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第71-73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73-75页
   ·经济学相关理论第75-88页
     ·经济增长理论第75-80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第80-82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与变迁理论第82-83页
     ·路径依赖理论第83-84页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第84-86页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86-88页
   ·发展社会学相关理论第88-90页
     ·依附理论第88-89页
     ·世界体系论第89-90页
   ·述评和启示第90-92页
第三章 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多维解构第92-124页
   ·转型发展: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第92-97页
     ·世界现代化进程回顾:三次现代化大浪潮第92-94页
     ·转型发展: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第94-97页
   ·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当前转型的科学解读第97-101页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阶段性演进与四次转型第97-99页
     ·第四次转型:全面、复合、多元转型第99-101页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依据:时空发展的阶段性分析第101-113页
     ·时间维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分析第101-107页
     ·空间维度:城市群空间发展阶段分析第107-113页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多维解构第113-122页
     ·“时空二维”解构第113-116页
     ·“内容五维”解构第116-118页
     ·转型发展的动力第118-120页
     ·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第120-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与现状评价第124-157页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依据: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凸显第124-140页
     ·经济增长质量:效率低下,难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第124-127页
     ·经济发展动力:居民消费占比偏低,高投资和出口导向模式不可持续第127-131页
     ·发展的协调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第131-135页
     ·资源环境的约束: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第135-138页
     ·区域空间结构:城市群集聚效应不高,区域空间结构有待优化第138-140页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状评价第140-155页
     ·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第140-144页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144-145页
     ·横向比较:与沿海其他省市及全国的静态比较——转型发展水平第145-148页
     ·纵向比较:2000年以来的转型发展动态分析——转型发展指数第148-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7页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现实机遇第157-179页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第157-173页
     ·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第157-159页
     ·制度缺陷的主要约束第159-161页
     ·发展战略的缺陷第161-162页
     ·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缓慢第162-166页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第166-171页
     ·“行政区经济”的阻碍第171-173页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现实机遇第173-177页
     ·城市层面: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为长三角转型带来战略机遇第173-174页
     ·区域层面:多重倒逼机制促进和推进长三角转型第174-175页
     ·国家层面: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区域转型第175-176页
     ·国际层面: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第176-177页
   ·本章小结第177-179页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79-212页
   ·优化产业结构,共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第181-188页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共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第181-186页
     ·加强产业互动与自主创新,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第186-188页
   ·关注民生福祉,保障社会公平,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第188-190页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第188-189页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促进城乡一体化第189页
     ·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体制第189-190页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创新驱动第190-193页
     ·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第190-191页
     ·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第191页
     ·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的新机制第191-192页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规范化与市场化第192-193页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区第193-195页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第193-194页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投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第194-195页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全面转型提高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第195-200页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第196-197页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197-198页
     ·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契机,加快区域金融改革创新第198-199页
     ·深化市场机制改革,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第199-200页
   ·提升核心城市功能,搭建服务平台,推进区域一体化,加快形成区域网络化空间结构第200-211页
     ·以“四个中心”建设为契机,提升上海城市功能和辐射能力第200-203页
     ·努力搭建各类高水平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平台经济第203-208页
     ·强化区域联合,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第208-211页
   ·本章小结第211-212页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212-216页
   ·主要结论第212-215页
   ·研究展望第215-216页
附录第216-225页
参考文献第225-240页
博士学习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第240-241页
后记第241-243页

论文共2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量化投资:从行为金融到高频交易
下一篇: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以温州民营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