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仪器测色技术在纺织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 ·纹理识别技术在纺织业中的应用 | 第12页 |
|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2 测量和应用织物表面颜色信息的理论基础 | 第14-36页 |
| ·织物图片采集及色彩特征描述 | 第14-21页 |
| ·CIE标准色度系统 | 第14-19页 |
| ·织物图像采集的外部条件 | 第19-20页 |
| ·织物表面颜色信息的特征参数 | 第20-21页 |
| ·织物颜色差异的比较分析的模型 | 第21-25页 |
| ·色差的测量以及在纺织业中的应用 | 第21页 |
| ·CIE Lab色度系统各坐标值的变化对色彩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色差计算 | 第22-24页 |
| ·几种色差公式的比较分析 | 第24-25页 |
| ·织物沾色和变色分析理论模型 | 第25-30页 |
| ·织物的色牢度与沾/变色 | 第25-27页 |
| ·标准色卡的选取和色卡数据获取 | 第27-28页 |
| ·色差值与色牢度级别的转化 | 第28-30页 |
| ·织物染色上染率测量的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 ·染液浓度与染液的吸光度 | 第30-31页 |
| ·测量染料上染率的理论模型 | 第31页 |
| ·织物染色配色方案 | 第31-35页 |
| ·配色理论基础 | 第32-33页 |
| ·三刺激值配色理论 | 第33页 |
| ·多染料上染配色方案的数学建模 | 第33-34页 |
| ·各染料用量的求解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织物色彩分析管理系统的建立与验证 | 第36-55页 |
| ·系统总体结构及功能介绍 | 第36-39页 |
| ·系统主界面的操作说明 | 第36-38页 |
|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第38-39页 |
| ·系统的建立过程及工作原理 | 第39-49页 |
| ·织物色彩信息描述系统 | 第39-41页 |
| ·织物色彩差异对比分析系统 | 第41-43页 |
| ·织物沾/ 变色分析系统 | 第43-46页 |
| ·织物染色上染率测量系统 | 第46-47页 |
| ·多染料染色的配色方案 | 第47-49页 |
| ·系统的验证及优化 | 第49-54页 |
| ·两独立样本的检验 | 第49-51页 |
| ·系统准确性的验证 | 第51-53页 |
| ·系统的进一步优化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4 织物表面纹理特征识别技术及应用 | 第55-66页 |
| ·图像分割技术 | 第55页 |
| ·纹理特征的提取方法 | 第55-57页 |
| ·织物图像的分割 | 第57-63页 |
| ·一般织物图像的分割 | 第57-58页 |
| ·纹理织物图像的分割 | 第58-61页 |
| ·分割颜色和纹理双重特征的图像 | 第61-63页 |
| ·图像分割技术在纺织中的应用 | 第63-65页 |
| ·提取主动轮廓信息以检测织物花型是否走样 | 第63-64页 |
| ·提取花型以解决复杂图像的“不可织”问题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5 总结及展望 | 第66-69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7-68页 |
| ·对课题研究方向的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