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杨匏安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及其中国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绪论第10-18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2、港台地区及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二)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4-16页
  1、理论意义第14-16页
  2、现实意义第16页
 (三) 选题的创新性第16-18页
二、五四时期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18-30页
 (一) 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播的动因第18-21页
  1、特定的历史背景促成了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需求第18-19页
  2、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对杨匏安的影响第19-20页
  3、杨匏安个人的忧患意识与政治价值选择的结合第20-21页
 (二) 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第21-25页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第22-23页
  2、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根本第23-24页
  3、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核心第24-25页
  4、介绍不同社会主义的形态第25页
 (三) 五四时期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点第25-28页
  1、传播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效果明显第25-26页
  2、传播的时间较早、数量多、系统性强第26-27页
  3、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坚定了自己的信仰第27-28页
 (四) 杨匏安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之处第28-30页
三、中共创建初期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第30-36页
 (一) 对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理解,把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第30-32页
 (二) 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动力、手段的分析第32-34页
  1、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的分析第32-33页
  2、对近代中国社会革命动力和革命手段的分析第33-34页
 (三) 对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的探索第34-36页
四、杨匏安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第36-44页
 (一) 致力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第36-39页
  1、开展国民党改组试点工作,为统一战线的建立先行探路第36-37页
  2、深入推进国民党的组织建设,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第37-39页
 (二) 组织和发动革命运动,发挥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第39-41页
 (三) 与国民党右派分裂分子进行斗争,维护国共合作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李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报刊广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