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学习和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

李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一、绪论第9-12页
 (一) 选题意义第9页
  1. 理论意义第9页
  2. 现实意义第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二、李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12-20页
 (一) 形成的历史条件第12-13页
 (二) 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第13-20页
  1. 萌芽阶段第13-14页
  2. 形成阶段第14-16页
  3. 成熟阶段第16-18页
  4. 发展阶段第18-20页
三、李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0-26页
 (一)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第20-21页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习第21-22页
 (三)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第22-24页
 (四)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武装干部和群众第24-26页
四、李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第26-32页
 (一) 理论灌输法第26-27页
 (二) 实践锻炼法第27-28页
 (三) 启发式教育法第28页
 (四)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第28-30页
 (五) 比较鉴别法第30-32页
五、李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第32-41页
 (一) 将理论内化为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第32-33页
  1.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念教育第32页
  2. 加强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第32-33页
 (二)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33-35页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33-34页
  2.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第34页
  3.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第34-35页
  4. 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第35页
 (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第35-37页
  1. 加强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第35-36页
  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36-37页
 (四) 善于用通俗化形式激发学习热情第37-39页
 (五) 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根源论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杨匏安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及其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