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页 |
| ·集散控制系统的概述 | 第9-11页 |
|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 | 第9-10页 |
| ·集散控制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1页 |
|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11-12页 |
| ·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第2章 SIMAX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构成 | 第15-24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SIMAX集散控制系统的介绍 | 第15-16页 |
| ·SIMAX集散控制系统的构成 | 第16-22页 |
| ·AI卡的结构和功能 | 第16-17页 |
| ·AO卡的结构和功能 | 第17-18页 |
| ·DI卡的结构和功能 | 第18-19页 |
| ·DO卡的结构和功能 | 第19页 |
| ·TC卡的结构和功能 | 第19-20页 |
| ·RTD卡的结构和功能 | 第20-22页 |
| ·SIMAX集散控制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主控卡DPU的设计 | 第24-41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主控卡DPU的设计原理 | 第24-25页 |
| ·主CPU—采用PC104架构的X86模块LX809 | 第25-28页 |
| ·PC/104总线模块 | 第28-31页 |
| ·PC/104的发展简介 | 第28-29页 |
| ·SIMAX集散控制系统中的PC104模块 | 第29-31页 |
| ·从CPU—ARM模块ARM7 LPC2214 | 第31-33页 |
| ·ARM7 LPC2214的特点 | 第31-32页 |
| ·主控卡DPU上的ARM7 LPC2214的功能 | 第32-33页 |
| ·双口RAM IDT7007模块 | 第33-35页 |
| ·双口RAM IDT7007的功能和特点 | 第33-34页 |
| ·旗语仲裁逻辑 | 第34-35页 |
| ·FPGA和CPLD模块 | 第35-40页 |
| ·FPGA/CPLD的发展和特点 | 第35-36页 |
| ·FPGA/CPLD的设计流程 | 第36-37页 |
| ·主控卡DPU中的FPGA | 第37-39页 |
| ·主控卡DPU中的CPLD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SIMAX并行总线的实现 | 第41-51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SIMAX并行总线 | 第41-46页 |
| ·SIAMX并行总线技术性能指标 | 第41页 |
| ·总线通信控制方式 | 第41-42页 |
| ·SIMAX并行总线时序 | 第42-46页 |
| ·FPGA对SIMAX并行总线的实现 | 第46-49页 |
| ·SIMAX并行总线实现数据交换的过程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主控卡DPU的可靠性设计 | 第51-59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可靠性技术和措施 | 第51-53页 |
| ·冗余技术与容错技术的应用 | 第53-54页 |
| ·主控卡DPU的冗余设计 | 第54-55页 |
| ·电磁兼容性和抗干扰 | 第55-58页 |
| ·主控卡DPU的EMC设计 | 第55-57页 |
| ·主控卡DPU的电磁兼容性的实验方法和要求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 ·全文总结 | 第59页 |
| ·后期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