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

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35页
 一、选题缘由第11-13页
  (一) 少年问题频发的思考第11-12页
  (二) 关怀伦理思潮的启迪第12-13页
  (三) 对家庭教育的反思第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28页
  (一) 少年成长的相关研究第13-18页
  (二) 家长关怀伦理的相关研究第18-27页
  (三)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析第27-28页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第28-32页
  (一) 探明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二) 引导少年家庭教育的变革第30-31页
  (三) 促进家长展开关怀教育的实践第31-32页
  (四) 推动关怀教育论的研究与建构第32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32-35页
  (一) 研究思路第32-33页
  (二) 研究方法第33-35页
第一章 关怀与家长关怀理论的概述第35-55页
 一、我国关怀思想的演变第35-38页
  (一) 先秦儒家的关怀思想第35-37页
  (二) 现代关怀教育思想的兴起第37-38页
 二、西方有影响的关怀理论和思想第38-41页
  (一) 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第38-39页
  (二) 吉利根的关怀思想第39-40页
  (三) 拉迪克的关怀思想第40-41页
 三、家长关怀的内涵、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第41-51页
  (一) 家长关怀的内涵第41页
  (二) 家长关怀的类型第41-45页
  (三) 家长关怀的影响因素第45-51页
 四、家长关怀的教育价值第51-55页
  (一) 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爱关系的形成第51-52页
  (二) 有利于孩子道德人格特征的形成第52-53页
  (三) 有利于孩子个性和创造性的形成第53-54页
  (四) 有利于孩子自主成长意识和能力的形成第54-55页
第二章 少年成长中的诉求第55-68页
 一、少年成长的理论及特质第55-58页
  (一) 众说纷纭的年龄成长理论第55-57页
  (二) 少年成长的基本特质第57-58页
 二、少年成长中的需要第58-61页
  (一) 生理性需要第58-60页
  (二) 归属与爱的需要第60-61页
  (三) 自我实现性需要第61页
 三、少年成长的过渡性诉求第61-68页
  (一) 生物性过渡第61-63页
  (二) 认知性过渡第63-64页
  (三) 情感性过渡第64-65页
  (四) 社会性过渡第65-68页
第三章 家长关怀与少年成长的现状与问题第68-102页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第68-70页
  (一) 问卷的构成与基本内容第68页
  (二) 问卷编制的依据与参照第68-69页
  (三) 样本的选择与施测第69页
  (四) 问卷的统计与整理第69-70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第70-85页
  (一)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70-73页
  (二)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基本看法与诉求第73-78页
  (三) 父母对子女典型行为的态度第78-82页
  (四) 不同父母间存在的差异分析第82-85页
 三、关于《虎妈战歌》的个案研究第85-91页
  (一) 调研的方法与过程第85-86页
  (二) 对虎妈教养方式的态度第86-90页
  (三) 简析第90-91页
 四、我国家长关怀存在的问题第91-102页
  (一) 家长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偏少第91-92页
  (二) 关爱成为父母的单向性付出第92-93页
  (三) 知识学习的深入让家长对关怀困惑第93-94页
  (四) 青春期孩子的特点使家长关怀陷入困境第94-96页
  (五) 功利主义让家长关怀异化为追逐名利的工具第96-98页
  (六) 灌输和控制与关怀精神背道而驰第98-102页
第四章 促进家长关怀的对策性建议第102-122页
 一、构建关怀型家庭第102-109页
  (一) 家长之爱是少年成长之基第103-105页
  (二) 养成家长良好的关怀素养第105-107页
  (三) 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与支持第107-109页
 二、促进主体间的关爱与沟通第109-118页
  (一) 学会对孩子的尊重第109-111页
  (二) 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第111-113页
  (三) 注重及时对话与沟通第113-116页
  (四) 讲究主体间多元价值的兼容第116-118页
 三、走向关怀型社会第118-122页
  (一) 关怀型社会始于家庭的相互关怀第118-119页
  (二) 注重社会评价标准的调整第119-120页
  (三) 重视关怀能力的提升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7页
附录1第127-135页
附录2第135-141页
后记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研究--以湖北省独立学院为例
下一篇:学习资源使用控制及版权认定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