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新型粮农培育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研究述评 | 第13页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可能创新点 | 第15页 |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新型粮农培育的政府行为及基本理论 | 第16-21页 |
1 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粮农 | 第16页 |
·传统粮农 | 第16页 |
·转型粮农 | 第16页 |
·新型粮农 | 第16-17页 |
·粮食安全 | 第17页 |
2 新型粮农培育的政府行为 | 第17-18页 |
·经济政策行为 | 第17页 |
·教育培训行为 | 第17-18页 |
·技术推广行为 | 第18页 |
·社会激励行为 | 第18页 |
3 新型粮农培育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规模经营理论 | 第18-19页 |
·农业保护理论 | 第19页 |
·舒尔茨的理性 | 第19-20页 |
·粮食安全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21-35页 |
1 洞庭湖区的粮食生产概述 | 第21页 |
2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培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1-29页 |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文化素质的调查分析 | 第22-24页 |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科技素质的调查分析 | 第24-26页 |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经营素质的调查分析 | 第26-28页 |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法律素质的调查分析 | 第28-29页 |
3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培育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9-35页 |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3页 |
·洞庭湖区新型粮农培育中现存问题的成因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国外新型粮农培育的经验借鉴 | 第35-38页 |
1 韩国新型粮农培育的主要经验 | 第35-36页 |
·新型粮农培育目标的针对性 | 第35页 |
·新型粮农培育体系的完备性 | 第35-36页 |
·新型粮农培育行为的规范性 | 第36页 |
2 韩国新型粮农培育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增强新型粮农的培育意识 | 第36页 |
·完善新型粮农的培育体系 | 第36-37页 |
·规范新型粮农培育行为 | 第37页 |
·注重新型粮农的培育效果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加强洞庭湖区新型粮农培育的对策与建议 | 第38-43页 |
1 强化新型粮农培育行为 | 第38-39页 |
·树立新型粮农人才观念 | 第38页 |
·优化新型粮农培养环境 | 第38页 |
·强化新型粮农技能培育 | 第38-39页 |
·建立新型粮农培育体系 | 第39页 |
2 完善新型粮农扶持体系 | 第39-41页 |
·实施激励扶持政策 | 第39-40页 |
·明确扶持补贴范围 | 第40页 |
·规范扶持补贴标准 | 第40页 |
·加大扶持补贴力度 | 第40-41页 |
3 促进粮食生产经营规模 | 第41-43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1页 |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 第41页 |
·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 第41-42页 |
·加强土地流转创新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