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第一章 导言第16-35页
   ·研究背景第16-20页
     ·政策背景第16页
     ·现实背景第16-2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研究目的第20页
     ·研究意义第20-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8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萌芽第22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综述第22-23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综述第23-24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政策综述第24-27页
     ·当前研究的不足第27-28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8-31页
     ·公共服务第28页
     ·基本公共服务第28-30页
     ·均等化第30页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30-31页
     ·制度与制度创新第31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1-33页
     ·综合比较法第31页
     ·案例分析法第31-32页
     ·文献研究法第32-33页
   ·技术路线图第33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第35-51页
   ·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第35-39页
     ·公共服务基本属性第35-36页
     ·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第36页
     ·个人能力平等理论第36-37页
     ·公平正义理论第37-39页
     ·基本需求理论第39页
   ·由谁提供?—供给主体第39-42页
     ·政府单一供给主体理论第39-40页
     ·政府-市场供给主体理论第40-41页
     ·政府-市场-自愿供给主体理论第41页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的标准第41-42页
   ·如何提供?—供给路径第42-50页
     ·政府供给分析第42-43页
     ·帕累托最优第43-45页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第45页
     ·公共财政理论第45-48页
     ·基于转移支付和政府偏好的公共支出选择模型第48-49页
     ·基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均等化供给路径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制度因素分析第51-72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第51-59页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第51-52页
     ·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第52-53页
     ·公共卫生的城乡差距第53-55页
     ·养老保险的城乡差距第55-57页
     ·消费支出的城乡差距第57-59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历史根源第59-64页
     ·基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第59-60页
     ·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外供给第60-62页
     ·城乡二元不对等的户籍管理第62-63页
     ·选举权利不对等的民主政治安排第63-64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制度的现实因素第64-71页
     ·城乡有别的公共财政模式第64-69页
     ·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的失衡第69-70页
     ·民主缺失的基层决策机制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演进及评析第72-106页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及评析第72-79页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第72-77页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评析第77-79页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及评析第79-83页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第79-82页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变迁的评析第82-83页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与评析第83-87页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第83-86页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变迁的评析第86-87页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评析第87-93页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第87-92页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评析第92-93页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与评析第93-99页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第93-97页
     ·城乡住房制度的评析第97-99页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与评析第99-101页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第99-101页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评析第101页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与评析第101-104页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第101-103页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评析第103-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五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第106-128页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制度借鉴第106-110页
     ·国外基础教育均等化制度第106-108页
     ·国内城乡教育均等化探索第108-110页
     ·国内外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启示第110页
   ·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第110-111页
     ·国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第110-111页
     ·国内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第111页
     ·国内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第111页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第111-117页
     ·国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第111-113页
     ·国内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探索第113-116页
     ·国内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第116-117页
   ·城乡养老保险、住房、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第117-124页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国内外制度借鉴第117-120页
     ·城乡住房服务均等化制度借鉴—山东莱芜市的探索第120-122页
     ·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第122-124页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制度借鉴第124-127页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制度第124-126页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的启示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六章 制度路径依赖—“三化”同步战略第128-150页
   ·“三化”同步的内在机制和辩证关系第128-134页
     ·“三化”关系研究的文献梳理与理论依据第128-130页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互动机制第130-134页
   ·“三化”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彬县为例第134-144页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其统计性描述第134-135页
     ·实证分析第135-143页
     ·结论第143-144页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与路径选择第144-149页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第144-145页
     ·“三化”同步推进路径选择第145-149页
   ·小结第149页
 本章小结第149-150页
第七章 基本制度安排:创新公共财政制度第150-175页
   ·公共财政制度的相关理论第150-152页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第150页
     ·公共财政制度的构成要素第150-151页
     ·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与制度内容第151页
     ·财政制度创新第151-152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作用第152-156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第152-154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第154-156页
   ·基于财政视角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第156-162页
     ·事权与财力配置不对称第156-157页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第157-161页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不足第161页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第161-162页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第162-166页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第163页
     ·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第163-165页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第165-166页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改革第166-174页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第167页
     ·健全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第167-168页
     ·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第168-169页
     ·完善地方财政制度第169-170页
     ·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第170-174页
 本章小结第174-175页
第八章 配套制度的改革与设计第175-210页
   ·起点公平:改革二元户籍制度第175-186页
     ·现行户籍制度的演进、特点和困境第175-179页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构建第179-185页
     ·成都市的居民“自由迁徙”政策第185-186页
   ·权利公平: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第186-198页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保障功能的演进:历史的视角第186-188页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法理的视角第188-190页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反思:社会保障的视角第190-192页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第192-194页
     ·模式借鉴:陕西省高陵县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第194-198页
   ·服务公平: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制度第198-209页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第198-203页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阐释:文献研究综述第203-205页
     ·我国服务型政府制度构建的现状及问题第205-207页
     ·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路径:基于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视角第207-209页
 本章小结第209-210页
第九章 陕西彬县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第210-238页
   ·彬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体情况第210-220页
     ·基本县情第210页
     ·统筹城乡工作特点第210-220页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第220-228页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220-221页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第221-224页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结果第224-228页
   ·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第228-237页
     ·创新的有利条件第228-229页
     ·基本思路第229-231页
     ·制度创新内容第231-236页
     ·保障措施第236-237页
 本章小结第237-238页
结论第238-242页
参考文献第242-249页
致谢第249-250页
作者简介第250页

论文共2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湿度和氨暴露诱导的慢性应激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生理机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下一篇:苹果种植农户使用农药行为及其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