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火器的谱系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4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三)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一、 明代火器概述 | 第14-20页 |
| (一) 文献中的火器分类 | 第14-15页 |
| (二) 文献中的火器名称考辨 | 第15-20页 |
| 1. “礮”、“砲”、“炮”字的辨析探源 | 第16-17页 |
| 2. “炮”、“铳”、“筒”、“枪”的考辨 | 第17-20页 |
| 二、 明代火器的谱系 | 第20-86页 |
| (一) 铳之类 | 第20-32页 |
| 1. 手铳 | 第20-22页 |
| 2. 单眼铳 | 第22-27页 |
| 3. 铳箭 | 第27-28页 |
| 4. 多管连射铳与单管连发铳 | 第28-32页 |
| (二) 炮之类 | 第32-44页 |
| 1. 轻型火炮 | 第33-38页 |
| 2. 重型火炮 | 第38-44页 |
| (三) 筒之类 | 第44-47页 |
| (四) 枪之类 | 第47-51页 |
| (五) 球之类 | 第51-61页 |
| 1. 燃烧性球类火器 | 第51-53页 |
| 2. 爆炸性球类火器 | 第53-61页 |
| (六) 火箭类 | 第61-69页 |
| 1. 单飞火箭 | 第64-65页 |
| 2. 集束火箭 | 第65-67页 |
| 3. 有翼火箭 | 第67-68页 |
| 4. 多级火箭 | 第68-69页 |
| (七) 西洋火器 | 第69-78页 |
| 1. 佛郎机 | 第70-72页 |
| 2. 鸟铳 | 第72-76页 |
| 3. 红夷大炮 | 第76-78页 |
| (八) 中西火器技术结合类 | 第78-86页 |
| 1. 铳类火器 | 第78-81页 |
| 2. 炮类火器 | 第81-86页 |
| 三、 明代火器制造调配与应用的探究 | 第86-100页 |
| (一) 明代火器制造机构 | 第86-88页 |
| (二) 明代火器制造、调配制度 | 第88-90页 |
| (三) 明代火器应用状况分析 | 第90-93页 |
| (四) 明代火器制造技术 | 第93-97页 |
| (五) 明代火器技术的基本估量 | 第97-100页 |
| 结语 | 第100-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 后记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