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2 电子货币定义及其发展现状 | 第12-22页 |
·电子货币概述 | 第12-15页 |
·电子货币定义 | 第12-13页 |
·电子货币分类 | 第13-15页 |
·电子货币的特点 | 第15页 |
·国内外电子货币的发展分析 | 第15-18页 |
·国外的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的电子货币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电子货币的支付方式 | 第18-19页 |
·网上支付 | 第18页 |
·电话支付 | 第18页 |
·移动支付 | 第18-19页 |
·销售点终端交易 | 第19页 |
·电子货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安全性问题 | 第19页 |
·标准化问题 | 第19-20页 |
·法律纠纷 | 第20页 |
·审计与监管问题 | 第20-22页 |
3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 第22-26页 |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直接影响 | 第22-24页 |
·电子货币使货币乘数变大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 | 第24-25页 |
·现金外流的减少使得货币乘数变大 | 第24页 |
·超额准备金率减小使得货币乘数变大 | 第24页 |
·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的比率减小使货币乘数变大 | 第24-25页 |
·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 第25-26页 |
4 电子货币对银行体系与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影响 | 第26-34页 |
·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 第26-28页 |
·电子货币对其他银行体系的影响 | 第28-30页 |
·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存款与准备金的影响 | 第28页 |
·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影响 | 第28页 |
·电子货币对商业银行信用卡套现的影响 | 第28-29页 |
·电子货币引发引发与商业银行关于沉淀资金归属的纷争 | 第29-30页 |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电子货币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率调节效果 | 第30-31页 |
·电子货币使再贴现政策的存在失去了价值 | 第31-32页 |
·电子货币使公开市场操作复杂化 | 第32页 |
·电子货币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 第32-34页 |
5 电子货币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第34-42页 |
·货币电子条件下的 CPI 影响机制 | 第34-36页 |
·实证分析 | 第36-41页 |
·样本数据和指标的选择 | 第36-38页 |
·ADF 检验 | 第38页 |
·Johansen 检验 | 第38-39页 |
·基于 VECM 模型的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 第39-41页 |
·本章结论 | 第41-42页 |
6 面对电子货币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 第42-45页 |
·完善相应的设施,鼓励电子货币的使用 | 第42页 |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理使用 | 第42页 |
·考虑重新划分货币层次 | 第42-43页 |
·加强对电子货币支付法律体系的建设 | 第43页 |
·中央银行可考虑对电子货币收缴法定存款准备金 | 第43-45页 |
7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