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绪言 | 第13-16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界定与模式选择 | 第16-25页 |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和分类 | 第16-19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特征 | 第17-18页 |
(三) 金融控股公司的类型 | 第18-19页 |
二、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19-25页 |
(一) 发达国家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 | 第19-20页 |
(二) .我国金融业也必须走综合经营之路 | 第20-21页 |
(三) 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业综合经营模式选择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 | 第25-32页 |
一、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特殊型与复杂性 | 第25-29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特殊性 | 第25-26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复杂性 | 第26-29页 |
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现状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内部防范法律制度之构建 | 第32-42页 |
一、改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法律制度 | 第32-36页 |
(一)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缺陷 | 第32-34页 |
(二)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4-36页 |
二、加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法律制度 | 第36-42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的建立 | 第37-39页 |
(二) 设置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制度的建议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外部防范法律制度之构建 | 第42-66页 |
一、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 | 第42-51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对传统金融监管体制的挑战 | 第42-44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方式的发展 | 第44-46页 |
(三)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比较研究 | 第46-49页 |
(四) 我国现行分业监管体制的不足 | 第49-50页 |
(五)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的完善建议 | 第50-51页 |
二、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 | 第51-55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52-53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53-55页 |
三、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充足监管法律制度 | 第55-56页 |
(一) 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的借鉴 | 第55页 |
(二) 资本充足率监管法律制度的改进建议 | 第55-56页 |
四、完善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 第56-59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 第56-57页 |
(二)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改善建议 | 第57-59页 |
五、构建金融控股公司责任加重法律制度 | 第59-66页 |
(一) 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的含义和产生原因 | 第59-61页 |
(二) 加重责任制度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区别 | 第61-62页 |
(三) 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的内容 | 第62-63页 |
(四)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加重责任制度的设立构想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