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本文的工程背景 | 第10-15页 |
·大跨度拱桥拱肋安装的主要施工方法 | 第15-18页 |
·支架施工法 | 第15-16页 |
·转体施工法 | 第16-17页 |
·塔索吊装法 | 第17-18页 |
·缆、扣塔一体化体系的结构组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缆、扣塔一体化体系的结构组成 | 第18-21页 |
·缆、扣塔一体化施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缆、扣塔一体化施工的关键技术及分析计算方法 | 第23-29页 |
·XJ大桥拱肋吊装的施工步骤 | 第23-24页 |
·缆、扣塔一体化吊装拱肋的关键技术 | 第24-26页 |
·缆、扣塔一体化施工的难点 | 第24-25页 |
·缆、扣塔一体化施工的关键技术 | 第25-26页 |
·缆、扣塔分析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缆、扣塔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页 |
·分析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桥梁施工过程缆塔的受力性能分析 | 第29-40页 |
·结构的计算参数和荷载工况 | 第29-32页 |
·缆塔杆件结构参数 | 第29-30页 |
·材料特性以及计算荷载工况 | 第30-32页 |
·缆塔背索锚锭反力的计算 | 第32-33页 |
·拱肋吊装G6段缆塔的受力分析 | 第33-35页 |
·自重+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 第33-34页 |
·自重+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 第34-35页 |
·自重+风荷载+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 第35页 |
·拱肋吊装G6段横移13m时缆塔的受力分析 | 第35-37页 |
·自重+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 第35-36页 |
·自重+风荷载+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 第36-37页 |
·拱肋吊装合拢段时缆塔的受力分析 | 第37-39页 |
·自重+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 第37-38页 |
·自重+风荷载+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桥梁施工过程扣塔的受力性能分析 | 第40-75页 |
·结构的计算参数和荷载工况 | 第40-43页 |
·扣塔杆件的结构参数 | 第40-42页 |
·材料特性以及计算荷载工况 | 第42-43页 |
·扣塔背索锚锭反力的计算 | 第43-44页 |
·自重+风荷载作用下扣塔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4-55页 |
·支座反力 | 第44页 |
·位移 | 第44-46页 |
·内力及应力 | 第46-55页 |
·自重+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5-65页 |
·施工索力 | 第55-56页 |
·支座反力 | 第56-57页 |
·位移 | 第57页 |
·内力及应力 | 第57-65页 |
·自重+风荷载+施工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5-74页 |
·支座反力 | 第65页 |
·位移 | 第65-66页 |
·内力及应力 | 第66-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桥梁施工过程扣塔的稳定性分析 | 第75-82页 |
·稳定性计算的荷载工况 | 第75页 |
·稳定问题类型及分析计算方法 | 第75-77页 |
·稳定问题的类型 | 第75-76页 |
·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方法 | 第76-77页 |
·稳定性分析的计算结果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