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信号发送、辐射系统论文

复合制导体制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数字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1.3 共形天线阵列模型分析方法第21-22页
 §1.4 复合制导的基本概念第22-23页
 §1.5 论文的内容和安排第23-25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5-29页
第二章 复合制导模式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若干性能分析第29-51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复合制导体制下毫米波导引头复合方式的研究第30-32页
 §2.3 高速应用场合下毫米波圆锥共形阵列仿真参数设计第32-33页
 §2.4 毫米波圆锥台共形阵列与平面阵列的性能分析第33-44页
  §2.4.1 圆锥台共形阵列的天线方向图综合第33-37页
  §2.4.2 平面阵列的天线方向图综合第37-38页
  §2.4.3 共形阵列与平面阵列的性能分析第38-39页
  §2.4.4 仿真实验与性能比较第39-44页
 §2.5 圆锥台共形阵列波束扫描区域与孔径尺寸的规划第44-49页
  §2.5.1 共形阵列波束扫描角的确定方法第44-45页
  §2.5.2 基于二分法的圆锥台共形阵列的孔径尺寸规划第45-47页
  §2.5.3 圆锥台共形阵列扫描角的确定及孔径尺寸选择仿真第47-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章 复合制导模式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布阵方式研究第51-69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几种典型导引头共形阵列气动外形的几何建模第51-57页
  §3.2.1 圆锥型导引头气动外形的几何模型第52-53页
  §3.2.2 双圆锥型导引头气动外形的几何模型第53-54页
  §3.2.3 尖拱型导引头气动外形的几何模型第54-55页
  §3.2.4 椭圆型导引头气动外形的几何模型第55-56页
  §3.2.5 双曲面型(抛物线)导引头气动外形的几何模型第56-57页
 §3.3 复合制导体制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布阵方式研究第57-61页
  §3.3.1 圆锥型导引头共形阵列放射状布阵方式第57-58页
  §3.3.2 圆锥型导引头共形阵列圆环状布阵方式第58-59页
  §3.3.3 圆锥型导引头共形阵列三角栅格布阵方式第59-60页
  §3.3.4 圆锥型导引头共形阵列矩形栅格布阵方式第60-61页
 §3.4 复合制导模式下导引头共形阵列布阵方式的仿真性能分析第61-66页
  §3.4.1 复合方式下任意气动外形导引头共形阵列天线方向图函数模型第61-64页
  §3.4.2 不同气动外形(几何模型)导引头共形阵列波束特性比较第64-65页
  §3.4.3 导引头共形阵列不同布阵方式下仿真结果第65-66页
 §3.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四章 复合制导模式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优化布阵方法研究第69-91页
 §4.1 引言第69-70页
 §4.2 复合制导模式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子阵级自适应处理方法研究第70-77页
  §4.2.1 毫米波圆锥型雷达导引头共形阵列子阵划分方法第70-71页
  §4.2.2 毫米波导引头共形阵列的子阵级自适应处理第71-74页
  §4.2.3 计算机仿真分析第74-77页
 §4.3 复合制导模式中毫米波共形阵列的稀布优化方法第77-82页
  §4.3.1 毫米波复合导引头共形阵列的极化优化选择第77-79页
  §4.3.2 毫米波共形阵列稀布优化的基本参数第79-80页
  §4.3.3 毫米波圆锥型复合导引头共形阵列优化算法第80-82页
 §4.4 共形阵列优化算法仿真及阵列稀布方法第82-87页
 §4.5 本章小结第8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87-91页
第五章 复合制导模式下毫米波共形阵列的低副瓣方向图综合第91-111页
 §5.1 引言第91-92页
 §5.2 基于自适应阵列理论的共形阵列低副瓣方向图综合第92-94页
 §5.3 基于交替投影方法的共形阵列低副瓣方向图综合第94-97页
 §5.4 基于多目标遗传进化算法的共形阵列低副瓣方向图综合第97-103页
  §5.4.1 双馈贴片单元极化方向一致性的实现第97-98页
  §5.4.2 毫米波共形阵列圆环状阵列布阵下的单元选择第98-100页
  §5.4.3 毫米波圆锥共形阵列多目标遗传进化算法多目标函数的构造第100页
  §5.4.4 修正的多目标遗传进化算法描述第100-103页
 §5.5 仿真结果及性能比较第103-107页
 §5.6 本章小结第10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第六章 毫米波导引头共形阵列的单脉冲和/差波束形成第111-135页
 §6.1 引言第111-112页
 §6.2 基于平面投影方法的毫米波圆锥共形阵列单脉冲和/差波束形成方法研究第112-120页
  §6.2.1入射坐标系模型及圆锥共形曲面内投影平面模型第112-114页
  §6.2.2 圆锥型导引头共形阵列的布阵方式及阵列单元的选取第114-117页
  §6.2.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117-120页
 §6.3 基于等效源理论的毫米波共形阵列单脉冲和/差波束形成第120-130页
  §6.3.1 等效源理论预备知识第120-122页
  §6.3.2 基于入射坐标系的参考平面阵列模型第122-123页
  §6.3.3 参考圆平面阵列(初始源)到共形曲面单元(二次源)的映射关系第123-127页
  §6.3.4 计算机仿真第127-130页
 §6.4 两种方法下的和/差波束性能分析第130-132页
 §6.5 本章小结第132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32-135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35-139页
 §7.1 全文工作总结第135-136页
 §7.2 工作展望第136-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1-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中倍频过程对光束质量的影
下一篇:中古阳声韵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