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EPR 制度的研究 | 第11页 |
| ·逆向供应链的激励研究 | 第11-12页 |
|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12-13页 |
| ·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3-14页 |
| ·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6-29页 |
| ·EPR 制度 | 第16-25页 |
| ·EPR 制度的内涵 | 第16-17页 |
| ·实施EPR 制度的关键环节 | 第17-19页 |
| ·废旧家电产品采取EPR 制度的责任主体划分 | 第19-24页 |
| ·国内外废旧家电实施EPR 制度概况 | 第24-25页 |
| ·博弈论 | 第25-29页 |
| ·博弈论的内涵 | 第25-26页 |
|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 第26-27页 |
| ·连续策略纳什均衡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EPR 制度下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网络构建 | 第29-37页 |
| ·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及其网络构建的相关概念 | 第29-32页 |
| ·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的概念及内涵 | 第29-31页 |
| ·废旧家电网络的构建 | 第31-32页 |
| ·EPR 制度下的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及其网络 | 第32-37页 |
| ·我国现有的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及其网络 | 第32-33页 |
| ·我国现有的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网络的特点 | 第33-34页 |
| ·基于EPR 制度下构建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及其网络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EPR 制度下废旧家电政府经济政策研究 | 第37-43页 |
| ·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政府补贴激励基本模型 | 第37-39页 |
| ·我国废旧家电市场现状 | 第37页 |
| ·废旧家电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 第37-39页 |
| ·EPR 制度下废旧家电逆向供应链政府补贴激励模型 | 第39-40页 |
| ·政府监督及规范废旧家电市场 | 第40-43页 |
| ·废旧家电的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 | 第40-42页 |
| ·政府规范废旧家电市场的经济分析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43-67页 |
| ·废旧家电的产生量的预测 | 第43-53页 |
| ·深圳市五大家电数据分析 | 第43-47页 |
| ·深圳市废旧家电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47-48页 |
| ·深圳市废旧家电量的预测 | 第48-53页 |
| ·不规范企业废旧家电的经济分析 | 第53-56页 |
| ·家电材料的构成 | 第53-54页 |
| ·不规范企业废旧家电的边际成本和效益分析 | 第54-56页 |
| ·规范企业废旧家电的经济分析 | 第56-59页 |
| ·正规企业处理能力1万吨项目的收益分析 | 第56-57页 |
| ·正规企业处理能力1万吨项目的成本分析 | 第57-59页 |
| ·深圳市的废旧家电的供需市场分析 | 第59-64页 |
| ·政府规范深圳市废旧家电的经济分析 | 第64-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附录 | 第75-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