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6-9页 | 
| ·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第6-7页 | 
| ·研究方法 | 第7-8页 | 
| ·本文结构 | 第8页 | 
| ·创新点 | 第8-9页 | 
| 2 农村公共产品基础理论 | 第9-19页 | 
| ·公共产品定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 ·公共产品定义 | 第9页 | 
| ·公共产品的分类 | 第9-10页 | 
| ·农村公共产品范畴 | 第10-12页 | 
| ·农村公共产品内涵及特征 | 第10-11页 | 
| ·农村公共产品分类 | 第11-12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第12-19页 | 
| ·庇古公共产品思想 | 第12-13页 | 
| ·萨缪尔森公共产品理论 | 第13-15页 | 
| ·维克塞尔一林达尔均衡 | 第15-16页 | 
| ·科斯的观点 | 第16-17页 | 
|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 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 第19-28页 | 
| ·市场供给分析 | 第20-23页 | 
| ·市场供给的交易成本 | 第21-22页 | 
| ·市场效率损失 | 第22-23页 | 
| ·政府供给分析 | 第23-25页 | 
| ·政府供给的交易成本 | 第23-24页 | 
| ·拥挤成本 | 第24-25页 | 
| ·供给效率评价模型 | 第25-28页 | 
| 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 | 第28-40页 | 
|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第28-35页 | 
| ·人民公社基本制度 | 第29-30页 | 
|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第30-33页 | 
|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分析 | 第33-35页 | 
| ·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第35-40页 | 
| ·家庭承包责任制度 | 第35-36页 | 
| ·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第36-38页 | 
| ·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分析 | 第38-40页 | 
| 5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 第40-45页 | 
| ·供给主体缺失 | 第40页 | 
| ·供给总量不足 | 第40-42页 | 
| ·供给结构不合理 | 第42-43页 | 
| ·供给效率低下 | 第43-45页 | 
| 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 | 第45-56页 | 
| ·建立多元化供给体系 | 第45-49页 | 
| ·政府供给 | 第46-47页 | 
| ·市场供给 | 第47-48页 | 
| ·第三部门供给 | 第48-49页 | 
| ·供给模式选择 | 第49-53页 | 
| ·政府投资经营模式 | 第49-50页 | 
| ·政府投资私人经营模式 | 第50-51页 | 
| ·私人投资经营模式 | 第51-52页 | 
| ·私人投资经营政府补贴模式 | 第52-53页 | 
| ·政府供给体制创新 | 第53-56页 | 
| ·明确各级政府供给责任 | 第53页 | 
|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 第53-54页 | 
| ·规范政府转移支付 | 第54-56页 | 
| 7 供给创新的配套措施 | 第56-60页 | 
| ·建立需求表达机制 | 第56-57页 | 
|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 第57-58页 | 
|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 第58-60页 | 
| 8. 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