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血液粘度无创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论文各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血液粘度模型确立 | 第16-20页 |
·血液粘度模型选择 | 第16-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血流传感器的研制 | 第20-30页 |
·血流传感器检测原理 | 第20-22页 |
·血流波形的光电检测 | 第20-21页 |
·光电传感器的选择 | 第21-22页 |
·检测方式的选择 | 第22-23页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23-27页 |
·电源电路 | 第24页 |
·放大滤波环节 | 第24-26页 |
·串口通讯模块 | 第26-27页 |
·过采样技术实现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4章 脉搏波采集质量评价 | 第30-36页 |
·波形形态管理评价 | 第30-32页 |
·重搏波明显度 | 第31页 |
·重搏波波谷位置 | 第31-32页 |
·波形幅值管理评价 | 第32-34页 |
·脉搏波中位数变化 | 第32-33页 |
·脉搏波主波变化率 | 第33-34页 |
·脉搏波基线变异性 | 第34页 |
·波形功率谱评价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血液粘度无创检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36-52页 |
·电源管理 | 第36-41页 |
·电池充电电路 | 第37-39页 |
·电源管理电路及实现 | 第39-41页 |
·自检电路 | 第41-43页 |
·手指插入状态检测 | 第41-42页 |
·手指指温检测 | 第42-43页 |
·串口通讯电路模块 | 第43-44页 |
·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 第44-46页 |
·液晶显示及存储模块 | 第46-48页 |
·液晶显示 | 第46-47页 |
·存储扩展 | 第47-48页 |
·主从机通讯模块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6章 血液粘度无创检测系统底层软件设计 | 第52-68页 |
·芯片选型 | 第52-57页 |
·采集控制单片机选型 | 第52-54页 |
·HPI 通讯单片机选型 | 第54-55页 |
·DSP 选型 | 第55-57页 |
·开发环境简介 | 第57-59页 |
·单片机开发环境 | 第57-58页 |
·DSP 开发环境 | 第58-59页 |
·血液粘度无创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59-66页 |
·状态自检 | 第60-61页 |
·波形预处理 | 第61-62页 |
·2.4G 无线数据发送 | 第62-63页 |
·HPI 数据通信 | 第63页 |
·DSP 自动判波技术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7章 实验 | 第68-73页 |
·检测方式对比实验 | 第68-69页 |
·检测结果实验 | 第69-70页 |
·重复性实验 | 第70-71页 |
·功耗测量实验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总结与期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