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引论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地役权法律关系要素之厘清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地役权的设立主体 | 第14-21页 |
一、所有人之设立主体地位 | 第14-16页 |
二、用益物权人作为地役权主体之必然 | 第16-19页 |
三、承租人作为地役权主体适格性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地役权的客体 | 第21-23页 |
一、地役权的客体是不动产 | 第21-22页 |
二、地役权客体的不动产以土地及其建筑物为限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地役权的内容 | 第23-26页 |
一、地役权为需役地利益而设立 | 第23-24页 |
二、地役权为供役地人利益而设立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地役权的设立方式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地役权之基于法律行为设立 | 第26-29页 |
一、基于地役权合同设立地役权 | 第26-27页 |
二、公共地役权合同 | 第27-28页 |
三、地役权合同与相邻关系的关系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地役权之非基于法律行为取得 | 第29-35页 |
一、基于继承设立取得地役权 | 第29-31页 |
二、基于时效取得地役权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地役权登记的效力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地役权登记之理论基础 | 第35-40页 |
一、不动产登记效力观点之争 | 第35-37页 |
二、地役权登记方式的类型 | 第37-38页 |
三、善意第三人的界定 | 第38-39页 |
四、法经济学视角下的地役权登记效力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地役权设立登记效力的抉择 | 第40-44页 |
一、《物权法》第158条确立地役权登记对抗主义及内涵 | 第40-41页 |
二、确立地役权登记效力标准 | 第41-42页 |
三、地役权效力中的特殊问题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地役权设立登记的立法建议 | 第44-49页 |
第一节 我国地役权登记方式的选择及登记审查事项 | 第44-46页 |
一、我国地役权登记方式依据和问题 | 第44-45页 |
二、地役权登记机构的审查内容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地役权设立制度及登记效力之立法建议 | 第46-49页 |
一、扩大地役权设立主体的范围 | 第47页 |
二、丰富地役权设立的客体 | 第47页 |
三、实现地役权设立方式的多元化 | 第47-48页 |
四、设置科学、统一地役权登记效力标准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