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以山东省部分院校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9-23页 |
一、研究背景和价值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20页 |
(二)研究现状简评 | 第20-21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21-2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三)创新之点 | 第22-23页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解说 | 第23-31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一)地方高校 | 第23页 |
(二)创业 | 第23-24页 |
(三)创业教育 | 第24-25页 |
(四)地方高校创业教育 | 第25页 |
二、地方高校的主要特点研究 | 第25-27页 |
(一)地方特色性 | 第25-26页 |
(二)地方合作性 | 第26页 |
(三)地方服务性 | 第26-27页 |
三、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 第27-31页 |
(一)有利于地方高校大学生自身发展 | 第27-28页 |
(二)有利于地方高校推动教育改革 | 第28-29页 |
(三)有利于地方社会和谐发展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问题透析 | 第31-45页 |
一、山东省部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 | 第31-35页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第31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35页 |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问题透析 | 第35-40页 |
(一)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 第35-36页 |
(二)地方高校学生缺乏创业热情 | 第36-37页 |
(三)创业教育培养对象不够明确 | 第37页 |
(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够专业 | 第37-38页 |
(五)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系统 | 第38-39页 |
(六)创业教育实践指导不够到位 | 第39-40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一)意识影响层面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二)环境影响层面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 第45-57页 |
一、开展理论研究,提高重视程度 | 第45-46页 |
(一)加强理论研究的专业性 | 第45页 |
(二)提高理论研究的应用性 | 第45页 |
(三)促进理论研究的开放化 | 第45-46页 |
二、明确培养对象,实施分层推进 | 第46-48页 |
(一)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大众化创业教育 | 第46-47页 |
(二)针对部分学生进行精英性创业教育 | 第47页 |
(三)分层推进大众化与精英性创业教育 | 第47-48页 |
三、加强师资建设,改善教育质量 | 第48-50页 |
(一)提高专职师资专业化水平 | 第48-49页 |
(二)加强兼职师资实践性指导 | 第49页 |
(三)发挥学生工作者优势作用 | 第49-50页 |
四、深化课程改革,丰富课程内容 | 第50-51页 |
(一)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 第50页 |
(二)加强教学管理,改革考试考核办法 | 第50-51页 |
(三)结合地方特色,完善创业课程内容 | 第51页 |
五、深入实践指导,建设实践基地 | 第51-52页 |
(一)实施“创业导师制” | 第51页 |
(二)丰富创业实践活动 | 第51-52页 |
(三)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 第52页 |
六、加强社会协作,搭建新型平台 | 第52-57页 |
(一)提供全面可行的政策支持 | 第54-55页 |
(二)建立稳定充足的资金支持 | 第55页 |
(三)加强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注释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一 | 第61-64页 |
附录二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