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风力机叶根载荷特性及联接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国外风电技术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风电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叶片载荷计算 | 第11页 |
| ·叶根联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3页 |
| ·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2 风特性与风模型的建立 | 第15-24页 |
| ·风的模拟[17][18] | 第15-20页 |
| ·空间某一点的风的模拟 | 第15-17页 |
| ·三维风模拟的理论 | 第17-20页 |
| ·湍流风模拟器 | 第20-21页 |
| ·仿真风模型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3 叶片载荷计算及分布研究 | 第24-36页 |
| ·叶片坐标系的确定 | 第24页 |
| ·叶片载荷分类及主要载荷确定 | 第24-26页 |
| ·风力发电机叶片载荷的计算 | 第26-28页 |
| ·GH Bladed 软件介绍[33] | 第26-27页 |
| ·影响叶片载荷的风模型及工况 | 第27-28页 |
| ·风力发电机叶片建模 | 第28-29页 |
| ·加载风工况 | 第29-30页 |
| ·模拟输出载荷谱分析 | 第30-34页 |
| ·正常工况下载荷谱分析 | 第30-32页 |
| ·极端风况下载荷谱分析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4.叶根载荷特性研究 | 第36-46页 |
| ·试验方案 | 第36页 |
| ·各工况应变测试点布置及载荷的加载 | 第36-39页 |
| ·各工况应变测试点布置 | 第36-38页 |
| ·各工况载荷的加载 | 第38-39页 |
| ·各工况试验数据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 | 第39-44页 |
| ·结果及理论数据对比 | 第39-40页 |
| ·试验实测应变曲线与仿真应变曲线比较分析 | 第40-44页 |
| ·对比分析结论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叶根联接失效及新型螺栓设计 | 第46-61页 |
| ·高强度螺栓联接失效类型及特征分析 | 第46-51页 |
| ·高强度螺栓的脆性断裂失效 | 第47-48页 |
| ·高强度螺栓的延滞破坏失效 | 第48-49页 |
| ·高强度螺栓的腐蚀失效 | 第49页 |
| ·高强度螺栓的疲劳失效 | 第49-50页 |
| ·高强度螺栓的变形与脱扣 | 第50-51页 |
| ·叶根螺栓联接断裂失效统计分析 | 第51-52页 |
| ·高强度螺栓断口形貌分析 | 第52-54页 |
| ·新型高强度螺栓螺纹形式 | 第54-55页 |
| ·小锥度螺纹结构设计 | 第54页 |
| ·新型的高强度螺纹与标准内螺纹的配合 | 第54-55页 |
| ·新型高强度螺栓联接有限元分析及疲劳计算 | 第55-58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 第55-58页 |
| ·螺栓疲劳强度计算与校核 | 第58-60页 |
| ·按照最小应力保持不变计算疲劳强度 | 第58-59页 |
| ·按照应力幅计算疲劳强度 | 第59页 |
| ·按照应力比保持不变计算疲劳强度 | 第59页 |
| ·用疲劳损伤累积假说计算疲劳强度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 ·总结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