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延性金属动态拉伸断裂研究简介 | 第11-13页 |
| ·层裂破坏的主要物理力学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第13-24页 |
| ·微孔洞成核、长大、连通 | 第13-17页 |
| ·影响延性金属层裂的材料学因素 | 第17-21页 |
| ·退火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1-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平面层裂的实验原理与方法 | 第25-35页 |
| ·实验样品与飞片设计准则 | 第25-30页 |
| ·平面层裂的波系作用过程 | 第25-26页 |
| ·样品/飞片的宽厚比设计 | 第26-29页 |
| ·加载应力与时间计算 | 第29-30页 |
| ·实验加载与诊断 | 第30-32页 |
| ·平面飞片的驱动及速度控制 | 第30页 |
| ·点阵DPS测试技术 | 第30-32页 |
|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32-34页 |
| ·退火与未退火高纯无氧铜材料简介 | 第32-33页 |
| ·层裂实验样品制备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平面层裂的实验装置及实验参数 | 第35-52页 |
| ·网络爆轰驱动的平面层裂实验装置 | 第35-47页 |
| ·爆轰驱动飞片的原理和方法 | 第35-36页 |
| ·实验装置设计与计算模拟 | 第36-40页 |
| ·飞片实验测量与标定 | 第40-47页 |
| ·网络爆轰驱动的平面飞片及层裂实验装置 | 第47页 |
| ·一级气体炮驱动的平面层裂实验装置 | 第47-49页 |
| ·一级气体炮驱动的平面飞片 | 第47-48页 |
| ·一级气体炮的平面层裂实验装置 | 第48-49页 |
| ·退火与未退火高纯无氧铜平面层裂的实验参数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退火与未退火高纯无氧铜层裂实验结果与特性分析 | 第52-80页 |
| ·退火与未退火高纯无氧铜层裂实验结果 | 第52-58页 |
| ·退火高纯无氧铜层裂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 ·未退火高纯无氧铜层裂实验结果 | 第56-58页 |
| ·自由面速度剖面的对比分析 | 第58-62页 |
| ·回跳速率与波谷后速率的差异 | 第58-61页 |
| ·层裂强度的差异 | 第61-62页 |
| ·回跳速度的统计分析 | 第62-69页 |
| ·同跳速度的Weibull分布 | 第62-67页 |
| ·回跳速度、Weibull模量与加载应力的关系 | 第67-69页 |
| ·层裂过程中的几种现象讨论 | 第69-78页 |
| ·脉冲宽度随加载应力的变化 | 第69-71页 |
| ·“Spall Peak"速度随加载应力的变化 | 第71-74页 |
| ·回跳信号中的速度振荡现象 | 第74-77页 |
| ·边侧稀疏现象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0-83页 |
| ·全文总结 | 第80-82页 |
| ·展望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 附录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