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3-16页 |
·传统认识的深化和新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基础施工与冻土相互作用的深化认识 | 第14-16页 |
·冻土区高路堤施工方法 | 第16页 |
·课题涉及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28页 |
·与冻土区桩基承载力关系密切的介质冻土问题研究 | 第16-19页 |
·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冻土力学性质研究 | 第19-22页 |
·冻土热扰动问题认识和研究 | 第22-23页 |
·冻土地区桩基稳定性研究 | 第23-24页 |
·冻土区桩基理论和试验研究 | 第24-26页 |
·温度对桩基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冻结力的影响 | 第26-27页 |
·冻土区涵洞基础研究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第二章 五道梁地区环境温度和冻土工程地质条件 | 第30-47页 |
·冻土生存和工程热扰动恢复的有利气候条件 | 第30-36页 |
·原始气候条件 | 第30-32页 |
·气候条件的变化趋势 | 第32-36页 |
·区域冻土分布特征 | 第36-39页 |
·冻土平面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冻土垂直剖面分布特征 | 第37-38页 |
·五道梁冻土区高含冰量冻土的分布规律 | 第38-39页 |
·区域冻结融化能力特征 | 第39-43页 |
·温度变化对冻土力学性质影响 | 第43-45页 |
·研究环境温度和冻土条件对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45-47页 |
第三章 五道梁冻土区路基工程热影响研究 | 第47-62页 |
·五道梁冻土区路基工程热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冻土路堤高度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冻土区路堤施工季节影响 | 第48页 |
·路堤施工季节热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48-60页 |
·路基工程热影响问题的数学描述 | 第49-50页 |
·问题的定解条件 | 第50-52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52-53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3-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五道梁低温冻土区现浇型涵洞基础对冻土热影响研究 | 第62-86页 |
·现浇混凝土涵洞基础对冻土热影响计算模型 | 第62-66页 |
·带相变瞬态温度场问题的有限元公式 | 第62-65页 |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第65-66页 |
·涵洞基底地温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66-75页 |
·无铺设保温材料时涵洞基底冻土温度分布特征 | 第66-69页 |
·铺设与涵洞基础等宽保温材料的涵洞基底冻土温度分布特征 | 第69-72页 |
·铺设宽于基础5cm保温材料的涵洞基底冻土温度分布特征 | 第72-75页 |
·现浇涵洞基础地温场试验观测研究 | 第75-81页 |
·试验场地条件 | 第75页 |
·现浇涵洞基础施工工艺 | 第75-76页 |
·现浇涵洞基础地温场观测结果分析 | 第76-81页 |
·现浇混凝土基础涵洞的长期地温场监测 | 第81-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五章 五道梁冻土区桥梁灌注桩施工热影响和桩基承载力形成过程研究 | 第86-128页 |
·冻土区钻孔灌注桩特殊性及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86-88页 |
·低温冻土区桥梁灌注桩回冻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88-112页 |
·桩基回冻过程计算模型 | 第88-89页 |
·灌注桩三维传热方程 | 第89-90页 |
·桩周冻土三维传热计算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90-92页 |
·计算方法 | 第92页 |
·计算场地基本热物理参数 | 第92-94页 |
·桩基地温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94-112页 |
·五道梁低温冻土区桥梁灌注桩的现场试验研究 | 第112-127页 |
·低温冻土区桥梁灌注桩试验场地和测试 | 第113-114页 |
·试桩测试系统布置及试验加载规范 | 第114-117页 |
·桩周土体回冻过程地温测试结果分析 | 第117-119页 |
·试桩加载测试曲线及基桩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 第119-124页 |
·未回冻桩基础试验小结及施工工序衔接 | 第124-127页 |
·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0页 |
作者简历 | 第140-14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