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3页 |
第一节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1 | 第12-17页 |
1. HDAC家族结构与功能 | 第12-15页 |
2. HDAC家族研究进展 | 第15页 |
3. HDAC11的发现 | 第15-16页 |
4. HDAC11功能及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转录因子E2F1 | 第17-21页 |
1. E2F1蛋白家族 | 第18-19页 |
2. E2F1结构与功能 | 第19-20页 |
3. E2F1与HDAC家族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乙酰化与基因转录活性 | 第21-23页 |
1.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 | 第21-22页 |
2. 组蛋白乙酰化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 第22-23页 |
3. 乙酰化与非组蛋白的转录调控 | 第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52页 |
第一节 实验材料 | 第23-26页 |
1. 细胞株 | 第23-24页 |
2. 质粒 | 第24页 |
3. 引物 | 第24页 |
4. 实验试剂和抗体 | 第24-25页 |
5.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26-52页 |
1. 质粒的大量提取技术 | 第26-29页 |
2.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及质粒构建技术 | 第29-33页 |
3. 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 第33-34页 |
4. Western blot技术 | 第34-43页 |
5.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技术 | 第43-45页 |
6. GST融合诱导蛋白表达及抗体制备技术 | 第45-49页 |
7. 慢病毒包装技术 | 第49-52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2-63页 |
第一节 HDAC11是E2F1的结合蛋白之一 | 第52-56页 |
1. 内源性结合确定 | 第52-53页 |
2. HDAC11与E2F1的共定位 | 第53页 |
3. HDAC11与E2F1的免疫共沉淀 | 第53-54页 |
4. HDAC11与E2F1的结合区域的免疫共沉淀 | 第54-56页 |
第二节 蛋白水平上HDAC11对E2F1的调控 | 第56-59页 |
1 HDAC11降低E2F1的蛋白稳定性 | 第56-57页 |
2 HDAC11加速E2F1的蛋白降解 | 第57-58页 |
3 HDAC11调控E2F1的乙酰化 | 第58页 |
4 HDAC11加速E2F1的泛素化 | 第58-59页 |
第三节 转录水平上HDAC11对E2F1的调控 | 第59-60页 |
第四节 HDAC11抗体制备 | 第60-63页 |
1. GST-HDAC11蛋白质粒的构建 | 第61页 |
2. GST-HDAC11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提取 | 第61-62页 |
3. HDAC11抗体制备及检测结果 | 第62-6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3-65页 |
第一节 HDAC11与转录激活因子E2F1 | 第63-64页 |
第二节 HDAC11与肿瘤 | 第64-65页 |
附录Ⅰ | 第65页 |
附录Ⅱ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感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