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淀山湖蓝藻群落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及水质评价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蓝藻概念及分类学研究现状第13-14页
   ·蓝藻生态学研究现状第14页
   ·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第14-17页
     ·水华及富营养化概念第14-15页
     ·蓝藻水华与富营养化现状第15-16页
     ·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治理措施第16-17页
   ·淀山湖蓝藻研究的历史进展第17-18页
   ·本研究的内容以及目的、意义第18-20页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第20-26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0-21页
   ·采样频次和样点设置第21-22页
     ·采样时间和频次第21页
     ·样点设置第21-22页
   ·样品采集和处理第22-23页
     ·浮游植物的采集和处理第22页
     ·理化指标的测定第22-23页
   ·浮游植物的种类鉴定和数量测定第23页
   ·数据计算与分析第23-26页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第23-24页
     ·优势种的计算第24-25页
     ·富营养化评价第25页
     ·典范对应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淀山湖环境因子分析第26-45页
   ·环境理化因子第26-32页
     ·水温第26-27页
     ·透明度第27-28页
     ·pH值第28-29页
     ·溶解氧第29页
     ·铵态氮第29-30页
     ·总氮第30-31页
     ·总磷第31-32页
     ·生化需氧量第32页
   ·环境生物因子第32-40页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第32-33页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时空变化第33-34页
     ·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变化第34-36页
     ·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变化第36-37页
     ·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第37-40页
   ·讨论第40-43页
     ·淀山湖水体理化因子历史比较第40-41页
     ·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改变第41-42页
     ·淀山湖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改变第42页
     ·淀山湖叶绿素a含量比较第42-43页
   ·小结第43-45页
     ·湖泊理化因子第43-44页
     ·总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第44-45页
第四章 蓝藻群落时空变化第45-55页
   ·蓝藻群落结构特征第45-47页
     ·蓝藻群落结构组成第45-47页
   ·蓝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第47-49页
     ·蓝藻种类数时间变化第47-48页
     ·蓝藻种类数水平变化第48-49页
   ·蓝藻密度时空变化第49-51页
     ·蓝藻密度时间变化第49-50页
     ·蓝藻密度时空变化第50-51页
   ·蓝藻优势种时空变化第51-52页
   ·讨论第52-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影响蓝藻群落分布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第55-76页
   ·蓝藻与其他浮游植物类群的关系第55-58页
     ·蓝藻与主要浮游植物类群的种类及密度相关性第55-57页
     ·蓝藻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及叶绿素a的相关性分析第57-58页
   ·典范对应分析(CCA分析)第58-72页
     ·春季蓝藻数量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第59-63页
     ·夏季蓝藻数量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第63-66页
     ·秋季蓝藻数量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第66-69页
     ·冬季蓝藻数量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第69-72页
   ·讨论第72-74页
     ·蓝藻季节演替与环境因子的变化分析第72-73页
     ·蓝藻种类和环境因子的CCA分析第73页
     ·蓝藻优势种类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第73-74页
   ·小结第74-76页
第六章 淀山湖富营养化状况分析第76-84页
   ·生物评价法第76-78页
     ·种群结构评价第76-77页
     ·浮游植物密度评价第77页
     ·多样性指数评价第77-78页
   ·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第78-80页
     ·富营养化水平的时间变化第79页
     ·富营养化水平的空间变化第79-80页
   ·淀山湖水质等级评价第80-81页
   ·讨论第81-83页
   ·小结第83-84页
第七章 总结第84-88页
   ·结论第84-87页
   ·展望第87-88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8-89页
附录2 淀山湖浮游植物名录第8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6页
后记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生植被恢复对沉积物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
下一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1对转录因子E2F1的蛋白稳定性及转录活性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