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6页 |
ABSTRACT | 第16-2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23-3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23-27页 |
·政策需求 | 第23页 |
·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25-26页 |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2 相关研究 | 第27-30页 |
·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新农合决策支持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3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32-51页 |
1 资料来源 | 第32-34页 |
·资料来源 | 第32页 |
·抽样和资料收集方法 | 第32-33页 |
·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2 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3 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基础 | 第36-43页 |
·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 | 第36页 |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 | 第36-38页 |
·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技术 | 第38-41页 |
·决策支持系统在卫生领域的应用 | 第41-43页 |
4 SimIns软件的研发 | 第43-51页 |
·开发背景 | 第43-44页 |
·软件目的及用途 | 第44页 |
·开发方法 | 第44-46页 |
·SimIns新农合补偿测算方法 | 第46-51页 |
第三章 样本县基本信息和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第51-66页 |
1 样本县基本信息 | 第51-55页 |
·人口结构 | 第51-52页 |
·经济状况 | 第52-53页 |
·卫生资源 | 第53-54页 |
·卫生服务受益率 | 第54-55页 |
2 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第55-61页 |
·建设背景 | 第55-56页 |
·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 第56-61页 |
3 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1-65页 |
·各地县级业务系统建设发展不均衡,水平差异大 | 第61页 |
·系统设计不够灵活 | 第61-62页 |
·补偿方案测算困难,有资金沉积现象 | 第62页 |
·缺少监测评价功能 | 第62-63页 |
·缺少对参合群体的分析 | 第63页 |
·监督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 第63页 |
·数据质量不高 | 第63-64页 |
·数据集成困难 | 第64页 |
·人员不足,专业素质不高 | 第64-65页 |
4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新农合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 第66-81页 |
1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 | 第66-68页 |
2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 第68-71页 |
·监督管理 | 第68-69页 |
·监测 | 第69页 |
·新农合筹资补偿方案测算 | 第69-70页 |
·参合群体分析 | 第70页 |
·疾病信息监测 | 第70页 |
·评价 | 第70-71页 |
3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设计 | 第71-80页 |
·系统基本结构框架 | 第71-72页 |
·数据仓库的组织与设计 | 第72-78页 |
·数据挖掘工具的设计 | 第78页 |
·知识发现方法研究 | 第78-79页 |
·人机交互界面 | 第79页 |
·决策支持功能模块 | 第79-80页 |
4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与应用.以筹资补偿决策支持功能模块为例 | 第81-118页 |
1 样本县新农合基本情况 | 第81-90页 |
·样本县新农合试点情况 | 第81页 |
·参合率 | 第81-82页 |
·筹资制度 | 第82-83页 |
·基金划分 | 第83-84页 |
·补偿制度 | 第84-89页 |
·基金结余情况 | 第89-90页 |
2 新农合筹资补偿方案分析 | 第90-94页 |
·变更补偿类型 | 第91页 |
·调整门诊和住院补偿起付线 | 第91-92页 |
·调整最高补偿限额 | 第92-93页 |
·调整门诊和住院补偿比 | 第93页 |
·合并费用段 | 第93-94页 |
3 新农合筹资补偿决策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 第94-103页 |
·SimIns的分析模式 | 第94页 |
·SimIns软件架构 | 第94-103页 |
4 东阿县新农合筹资补偿方案测算及方案推荐 | 第103-117页 |
·东阿县新农合运行现状 | 第103-104页 |
·东阿县新农合筹资补偿决策支持解决方案设计 | 第104页 |
·保险因子的测算 | 第104-106页 |
·增长系数 | 第106页 |
·新农合筹资补偿方案设计 | 第106-117页 |
5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 | 第118-129页 |
1. 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不足 | 第118-119页 |
·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第118-119页 |
·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不足 | 第119页 |
2.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的优势与不足 | 第119-121页 |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 第119-120页 |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的优势 | 第120-121页 |
·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的不足 | 第121页 |
3. SimIns的设计特点和进一步完善建议 | 第121-122页 |
·Simlns的设计特点 | 第121-122页 |
·进一步完善SimIns的建议 | 第122页 |
4 政策建议 | 第122-126页 |
·各级政府加大对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 第123页 |
·加强新农合管理机构自身建设 | 第123-124页 |
·建立完善新农合决策支持系统 | 第124页 |
·重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的提高 | 第124-125页 |
·规范接口设计,为数据集成、辅助决策做好准备 | 第125页 |
·提高新农合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水平 | 第125-126页 |
·科学调整筹资与补偿制度,提高受益程度 | 第126页 |
5 创新点及下一步的工作 | 第126-129页 |
·创新点 | 第126-127页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127-129页 |
附表1 | 第129-137页 |
附表2 | 第137-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7-14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