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私分国有资产罪研究

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概述第10-15页
 第一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立法沿革第10-11页
 第二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罪名概况第11页
  一、刑法条文的表述第11页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文义解释第11页
 第三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成因第11-15页
  一、国有资产所有制度缺失第12-13页
  二、国有资产监督制度缺失第13页
  三、犯罪成因的经济学分析第13-15页
第二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第15-28页
 第一节 单位犯罪的基本理论第15-16页
 第二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范围第16-21页
  一、国家机关第16-18页
  二、国有公司、企业第18-19页
  三、事业单位第19-20页
  四、人民团体第20-21页
 第三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的认定第21-26页
  一、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第21-22页
  二、国有单位的分支机构、内设部门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第22-26页
  三、被承包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能否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第26页
 第四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立法的完善第26-28页
第三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观方面第28-30页
第四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第30-36页
 第一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客体第30页
 第二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第30-32页
 第三节 认定本罪犯罪对象中的几个问题第32-36页
  一、无形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能否作为本罪的犯罪对象第32-33页
  二、国有单位暂时管理、使用的私人财产能否认定为国有资产第33页
  三、私分“小金库”资金如何认定第33-34页
  四、变卖报废物品和废旧物品的收益如何认定第34页
  五、折旧完毕的财产如何认定第34页
  六、国有资产非法融资或非法租赁后所得的收益如何认定第34-35页
  七、单位的非法收入如何认定第35-36页
第五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方面第36-44页
 第一节 对“以单位名义”的分析第36-39页
  一、“以单位名义”的含义和局限第36-37页
  二、“单位意志”的特征第37-38页
  三、“单位意志”的形成第38页
  四、“单位意志”的判定第38-39页
 第二节 对“私分”的分析第39-40页
 第三节 对“数额较大”的分析第40-41页
 第四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客观方面的典型形式第41-44页
第六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司法认定第44-50页
 第一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非罪的界限第44-46页
  一、划清正当发放奖金、津贴等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第44-45页
  二、划清私分国有资产违法行为与私分国有资产犯罪的界限第45-46页
 第二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第46-49页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共同贪污罪第46-47页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挪用公款罪第47-48页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与滥用职权罪第48-49页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与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界限第49页
 第三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罪数第49-50页
第七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检察实务第50-54页
 第一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侦查取证问题第50-52页
  一、侦查途径第50-51页
  二、取证策略与措施第51-52页
 第二节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诉讼程序问题第52-54页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单位如何出庭受审第52页
  二、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第52-53页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单位在不同诉讼阶段的称谓第53-54页
结束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i3N4-MoSi2和Si3N4-SiC复相陶瓷氧化行为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KDP晶体最佳切削方向的理论与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