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孤山附近海域石油化工码头船舶污染风险评估与应急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大孤山附近海域环境与开发概况 | 第15-27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5-17页 |
·气象 | 第15-16页 |
·水文 | 第16-17页 |
·地质 | 第17页 |
·地震 | 第17页 |
·生态环境概况 | 第17-20页 |
·功能区划 | 第17-18页 |
·水环境现状 | 第18-19页 |
·海洋生物现状 | 第19-20页 |
·环境敏感区和保护目标 | 第20页 |
·石油化工码头分布状况 | 第20-24页 |
·码头工艺流程 | 第24-26页 |
·货物种类及吞吐量 | 第24页 |
·装卸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设计船型概况 | 第25-26页 |
·船舶运输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现状 | 第26页 |
·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第3章 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 第27-36页 |
·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风险 | 第27页 |
·环境风险 | 第27页 |
·环境风险评价 | 第27页 |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价的关系 | 第27-28页 |
·环境风险评估的程序 | 第28-29页 |
·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 | 第29-33页 |
·标准识别法 | 第30页 |
·事故统计法 | 第30-31页 |
·核查表法 | 第31页 |
·类比分析法 | 第31-32页 |
·事故树法 | 第32页 |
·综合损害计算法 | 第32页 |
·数学模型法 | 第32-33页 |
·危险指数法 | 第33页 |
·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总结 | 第33-36页 |
第4章 大孤山附近海域船舶污染风险评估 | 第36-54页 |
·风险识别 | 第36-39页 |
·物质危险性识别 | 第36-37页 |
·船舶运输过程危险性分析 | 第37-38页 |
·源项分析 | 第38-39页 |
·船舶污染事故发生概率预测 | 第39-42页 |
·大连港周边海域船舶污染事故统计与分析 | 第39-41页 |
·操作性污染事故发生概率预测 | 第41页 |
·海损性船舶污染事故发生概率预测 | 第41-42页 |
·化学品泄漏事故风险评估 | 第42-45页 |
·风险事故源强计算 | 第42-43页 |
·化学品泄漏在大气中的扩散 | 第43页 |
·化学品泄漏在水中的扩散 | 第43-45页 |
·火灾爆炸对环境的影响 | 第45-48页 |
·池火灾模型 | 第45-46页 |
·伤害阈值 | 第46页 |
·池火热辐射模拟结果 | 第46-48页 |
·溢油事故风险评估 | 第48-54页 |
·预测模型 | 第48-49页 |
·溢油事故风险情景设定 | 第49页 |
·溢油事故模拟预测结果 | 第49-54页 |
第5章 大孤山石化码头应急反应机制 | 第54-57页 |
·应急配备现状 | 第54-55页 |
·应急反应预案 | 第54-55页 |
·自身应急资源 | 第55页 |
·周边应急资源 | 第55页 |
·存在问题 | 第55-57页 |
第6章 降低风险对策 | 第57-61页 |
·防范对策 | 第57-59页 |
·操作性事故防范对策 | 第57-58页 |
·海损性事故防范对策 | 第58-59页 |
·建议 | 第59-61页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