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丙交酯绿色提纯新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聚乳酸的合成技术开发和工业化进展 | 第9-10页 |
·聚乳酸合成工艺介绍 | 第10-11页 |
·直接法聚乳酸合成工艺 | 第10页 |
·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制聚乳酸的合成工艺 | 第10-11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乳酸 | 第13-14页 |
·乳酸的结构特点 | 第13页 |
·乳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3-14页 |
·丙交酯 | 第14-17页 |
·丙交酯的结构特点 | 第14-15页 |
·丙交酯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5-16页 |
·丙交酯的制备 | 第16-17页 |
·丙交酯的精制 | 第17-22页 |
·溶剂结晶法 | 第18-19页 |
·蒸馏法 | 第19页 |
·熔融结晶法 | 第19-20页 |
·萃取法 | 第20页 |
·水萃法 | 第20-21页 |
·气助蒸发法 | 第21页 |
·复合法 | 第21-22页 |
·熔融结晶 | 第22-26页 |
·熔融结晶概述 | 第22页 |
·工业熔融结晶过程的分类 | 第22-23页 |
·熔融结晶技术优点 | 第23页 |
·熔融结晶过程的提纯机理 | 第23-25页 |
·熔融结晶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丙交酯物系平衡相图以及结晶过程评价指标 | 第26-30页 |
·丙交酯物系平衡相图 | 第26-29页 |
·熔融结晶过程主要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第三章 L-丙交酯分析方法 | 第30-35页 |
·L-丙交酯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仪器及色谱条件 | 第30页 |
·测定步骤 | 第30-31页 |
·熔程的测定 | 第31页 |
·仪器 | 第31页 |
·测定方法 | 第31页 |
·比旋光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测定方法 | 第32页 |
·微量水分的测定 | 第32-3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2页 |
·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微量乳酸含量的测定 | 第33-35页 |
·甲醇钠标准溶液的配置及标定 | 第33页 |
·微量乳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熔融分步结晶提纯丙交酯研究 | 第35-43页 |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装置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结晶时间对结晶过程的影响 | 第36-38页 |
·结晶温差对结晶过程的影响 | 第38-40页 |
·发汗时间对发汗过程的影响 | 第40-41页 |
·结晶过程与发汗过程对产品提纯能力的比较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水萃法提纯丙交酯的研究 | 第43-51页 |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实验装置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溶剂比的确定 | 第4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水萃温度对水萃过程的影响 | 第44-46页 |
·水萃时间对水萃过程的影响 | 第46-48页 |
·原料中乳酸含量对产品组分收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六章 丙交酯提纯工艺路线的研究 | 第51-61页 |
·丙交酯提纯工艺路线 | 第51页 |
·水萃+熔融结晶+短程蒸发 | 第51-55页 |
·粗丙交酯前处理—水萃 | 第52-53页 |
·熔融分步结晶提纯L-丙交酯 | 第53-55页 |
·结晶残液短程蒸发 | 第55页 |
·熔融分步结晶+短程蒸发+熔融分步结晶+水萃路线 | 第55-59页 |
·熔融分步结晶提纯L-丙交酯 | 第56-58页 |
·结晶残液处理 | 第58-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工艺路线的共同点 | 第59-60页 |
·工艺路线的不同点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1-62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