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铁路通道车流吸引区域及始发直达重载化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2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铁路装车地直达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重载运输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主要研究难点 | 第21-23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3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26页 |
2 装车地直达运输与重载运输基本组织原理 | 第26-38页 |
·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基本理论 | 第26-28页 |
·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与分类 | 第26-27页 |
·组织装车地直达列车的作用和意义 | 第27-28页 |
·装车地直达与非直达列车的关系研究 | 第28-30页 |
·重载运输的主要组织形式 | 第30-31页 |
·单元式重载列车 | 第30-31页 |
·整列式重载列车 | 第31页 |
·重载运输的组织特点 | 第31-33页 |
·装车地重载直达运输的组织条件 | 第33-37页 |
·组织重载直达运输的技术设备条件 | 第34-35页 |
·组织重载直达运输的车流条件及能力要求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基于广义最短径路的重载通道车流吸引区域研究 | 第38-51页 |
·最短路径算法 | 第38-39页 |
·里程最短下的运输通道吸引区域算法研究 | 第39-41页 |
·大秦线吸引区域分析 | 第41-46页 |
·大秦线湖东~柳村南段吸引区域研究 | 第42-43页 |
·大秦线湖东~高各庄段吸引区域研究 | 第43-44页 |
·大秦线湖东~段甲岭段吸引区域研究 | 第44页 |
·大秦线湖东~蓟县西段吸引区域研究 | 第44-45页 |
·大秦线柳村南~高各庄段吸引区域研究 | 第45页 |
·大秦线柳村南~段甲岭段吸引区域研究 | 第45-46页 |
·大秦线柳村南~蓟县西段吸引区域研究 | 第46页 |
·综合费用最小化下的重载通道吸引区域 | 第46-50页 |
·综合费用的定义及分类 | 第46-48页 |
·综合费用最小的数学描述 | 第48页 |
·综合费用最小化下的吸引区域研究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线路能力约束对重载通道吸引区域的影响研究 | 第51-63页 |
·非重载通道能力限制下的流量转移 | 第51-56页 |
·利用阻尼系数法进行流量转移 | 第51-52页 |
·阻尼系数的模糊确定方法 | 第52-54页 |
·利用先到先满足法和重要性法进行流量转移 | 第54-55页 |
·非重载通道向重载通道的流量转移 | 第55-56页 |
·重载通道能力约束条件下的吸引区域研究 | 第56-57页 |
·重载通道负荷最佳化下的超范围流量吸引 | 第57-58页 |
·重载通道扩能的潜在吸引区域 | 第58-60页 |
·基于吸引区域的重载基地车流组织合理性研究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一般装车地直达优化原理 | 第63-76页 |
·装车地车流组织费用体系分析 | 第63-68页 |
·装车地作业过程消耗 | 第63-65页 |
·运行途中作业过程消耗 | 第65-66页 |
·卸车地作业过程消耗 | 第66-68页 |
·一般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模型 | 第68-72页 |
·装车地车流组织方案分析 | 第68页 |
·相关参数设定 | 第68-69页 |
·一般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69-72页 |
·阶梯直达列车组织及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6 装车地重载直达优化模型研究 | 第76-85页 |
·径路和技术站编组计划确定下的重载直达优化模型 | 第76-80页 |
·决策变量和参数定义 | 第76-77页 |
·建立模型 | 第77-79页 |
·线性化处理 | 第79-80页 |
·模型规模说明 | 第80页 |
·考虑径路选择的重载直达优化模型 | 第80-83页 |
·决策变量与参数定义 | 第81页 |
·建模过程 | 第81-83页 |
·考虑重载通道端点换重的重载直达优化模型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7 基于蚁群算法的P_LTFP模型优化求解研究 | 第85-114页 |
·模型复杂性分析和蚁群算法简介 | 第85-86页 |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86-87页 |
·P_LTFP模型求解分析 | 第87-93页 |
·模型的解构造图表示 | 第87-89页 |
·一类解构造图问题的蚁群算法求解过程分析 | 第89-90页 |
·P_LTFP优化模型的解构造过程 | 第90-91页 |
·信息素的更新 | 第91-92页 |
·改进算法 | 第92-93页 |
·实例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 | 第93-113页 |
·路网结构说明 | 第93-94页 |
·相关车流及其参数数据 | 第94-99页 |
·相关车流直达方案预处理 | 第99-100页 |
·重载直达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100-103页 |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型仿真求解 | 第103-112页 |
·算法特征分析 | 第112-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8 考虑换重影响的装车地直达优化模型扩展 | 第114-128页 |
·存在一次减轴作业对直达方案的影响分析 | 第114-119页 |
·决策变量与相关参数的设定 | 第115-116页 |
·目标函数分析 | 第116-117页 |
·约束条件说明 | 第117-119页 |
·完整模型的建立 | 第119页 |
·存在一次补轴作业对直达方案的影响分析 | 第119-122页 |
·区别分析 | 第120-121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121-122页 |
·补轴和减轴同时存在对直达方案的影响分析 | 第122-127页 |
·区别分析 | 第123-124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124-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9 基于物流成本的装车地重载直达优化模型 | 第128-139页 |
·从物流成本角度研究装车地重载直达优化问题的提出 | 第128-129页 |
·相关的物流库存成本分析 | 第129-130页 |
·库存成本在模型中的加载 | 第130-134页 |
·前提假设 | 第130页 |
·决策变量及相关参数说明 | 第130-131页 |
·基于物流成本的目标函数修正 | 第131-134页 |
·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 | 第134-135页 |
·算例分析 | 第135-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10 结论与展望 | 第139-142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第139-140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0-141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9-150页 |
作者简历 | 第150-15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51-15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