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0-2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来源 | 第10-16页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发展现状简述 | 第10-11页 |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悬臂施工法 | 第11-15页 |
·桥梁施工控制的重要作用 | 第15-16页 |
·本文的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16页 |
·国内外桥梁施工控制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国外桥梁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桥梁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我国施工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介绍 | 第20-34页 |
·施工控制的目的、原则、方法与流程 | 第20-22页 |
·控制目的 | 第20页 |
·控制原则 | 第20-21页 |
·控制方法和流程 | 第21-22页 |
·施工控制的内容 | 第22-25页 |
·结构变形控制 | 第22-24页 |
·结构的应力控制 | 第24页 |
·结构的稳定性控制 | 第24-25页 |
·结构的安全控制 | 第25页 |
·施工控制中的主要方法 | 第25-28页 |
·概述 | 第25-26页 |
·预测控制法 | 第26-27页 |
·自适应控制法 | 第27-28页 |
·最大宽容度法 | 第28页 |
·桥梁施工控制中的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结构参数 | 第28-29页 |
·施工工艺 | 第29页 |
·施工监测 | 第29页 |
·结构计算分析模型 | 第29-30页 |
·温度变化 | 第30页 |
·材料的收缩、徐变 | 第30页 |
·施工控制中的结构计算方法 | 第30-33页 |
·概述 | 第30-31页 |
·前进分析法 | 第31-32页 |
·倒退分析法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11跨连续梁桥有限元建模与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 第34-46页 |
·概述 | 第34页 |
·GQJS软件介绍 | 第34-35页 |
·结构有限元划分 | 第35页 |
·计算参数取值 | 第35-36页 |
·材料参数 | 第35-36页 |
·荷载参数 | 第36页 |
·计算依据和主要技术标准 | 第36-37页 |
·计算依据 | 第36-37页 |
·主要技术标准 | 第37页 |
·施工阶段模拟划分 | 第37-39页 |
·计算结果 | 第39-44页 |
·典型施工阶段模型 | 第39页 |
·计算结果及立模标高 | 第39-44页 |
·根据施工状态的计算模型的细化和修正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11跨连续梁施工控制的具体实施 | 第46-74页 |
·工程概况 | 第46-47页 |
·施工控制的实施 | 第47-60页 |
·箱梁的挠度(高程)控制 | 第47-55页 |
·箱梁的应力(应变)控制 | 第55-58页 |
·箱梁的温度控制 | 第58-60页 |
·江东大桥连续梁施工控制结果 | 第60-72页 |
·线形监测 | 第60-71页 |
·应力监测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