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并行计算负载均衡算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负载均衡技术 | 第13-18页 |
| ·负载均衡技术的涵义 | 第13页 |
| ·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 | 第13-15页 |
| ·从实现方式角度划分 | 第14页 |
| ·从网络规模角度划分 | 第14页 |
| ·从网络层次角度划分 | 第14-15页 |
| ·从负载特性角度划分 | 第15页 |
| ·负载均衡算法 | 第15-18页 |
| ·负载均衡算法分类 | 第15-16页 |
| ·负载均衡算法的性能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静态负载均衡算法 | 第18-25页 |
| ·设计调度算法的因素 | 第18-21页 |
| ·网络拓扑 | 第18-19页 |
| ·粒度决策 | 第19-20页 |
| ·任务分配 | 第20-21页 |
| ·静态调度模型的演变与分类 | 第21-22页 |
| ·常见调度算法简介 | 第22-25页 |
| 第四章 算法研究与实现 | 第25-39页 |
| ·并行程序设计简介 | 第25-29页 |
| ·并行编程模式 | 第25-26页 |
| ·并行编程过程 | 第26-27页 |
| ·并行编程语言环境 | 第27-28页 |
| ·一般的MPI 程序设计流程图 | 第28-29页 |
| ·随机算法的实现 | 第29-36页 |
| ·算法理论分析 | 第29-31页 |
| ·实现流程 | 第31-35页 |
| ·测试 | 第35-36页 |
| ·优点及不足 | 第36页 |
| ·循环算法的实现 | 第36-39页 |
| ·算法理论分析及实现流程 | 第36-37页 |
| ·测试 | 第37-38页 |
| ·优点及不足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遗传算法 | 第39-56页 |
| ·遗传算法概述 | 第39-44页 |
| ·基础用语 | 第39-40页 |
| ·标准遗传算法基本结构 | 第40-42页 |
| ·标准遗传算法的手工模拟 | 第42-44页 |
| ·遗传算法的应用 | 第44页 |
| ·并行遗传算法 | 第44-48页 |
| ·遗传算法的可并行性分析 | 第45页 |
| ·遗传算法在并行实现上的困难 | 第45-46页 |
| ·遗传算法的并行化模型 | 第46-48页 |
| ·用遗传算法解决TSP 问题 | 第48-52页 |
| ·TSP 问题描述 | 第48-49页 |
| ·算法设计基本步骤 | 第49-51页 |
| ·并行遗传算法的模型实现 | 第51-52页 |
| ·测试 | 第52-54页 |
| ·优点与不足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