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4页 |
·凤眼莲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纯化方法概述 | 第10-22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 第10-12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13-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14-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15-16页 |
·黄酮类化合物分析方法 | 第16-20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本研究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三种方法提取凤眼莲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 第24-44页 |
·前言 | 第2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原料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25页 |
·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25页 |
·三种方法提取凤眼莲总黄酮的工艺流程 | 第25页 |
·三种方法提取凤眼莲总黄酮的单因素试验 | 第25-27页 |
·凤眼莲粗提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7-29页 |
·微波法正交试验 | 第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芦丁标准溶液最大波长 | 第29-30页 |
·乙醇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 | 第30-31页 |
·芦丁标准工作曲线 | 第31页 |
·三种工艺提取总黄酮并测定含量 | 第31-39页 |
·三种提取工艺的比较 | 第39-40页 |
·微波法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4页 |
第3章 凤眼莲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及结构初探 | 第44-54页 |
·前言 | 第4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原料 | 第44页 |
·试剂 | 第44-45页 |
·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凤眼莲粗提液的分离 | 第45-46页 |
·WCTFS的理化性质 | 第46页 |
·WCTFS的结构初探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凤眼莲总黄酮的分离 | 第47-49页 |
·WCTFS的理化性质 | 第49页 |
·WCTFS的结构初探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4页 |
第4章 凤眼莲总黄酮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研究 | 第54-66页 |
·前言 | 第5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4-56页 |
·材料 | 第54-55页 |
·试剂 | 第55页 |
·仪器 | 第55-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配制样品溶液 | 第56页 |
·凤眼莲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 第56页 |
·凤眼莲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测定 | 第56-57页 |
·凤眼莲总黄酮抑制真菌孢子萌发试验 | 第57页 |
·凤眼莲总黄酮的细菌抑菌圈试验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3页 |
·凤眼莲总黄酮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测定 | 第57-58页 |
·凤眼莲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测定 | 第58-59页 |
·凤眼莲总黄酮抑制真菌孢子萌发作用 | 第59-63页 |
·凤眼莲总黄酮的细菌抑制作用 | 第63页 |
·讨论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