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分析 | 第14-20页 |
一、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状况 | 第14-15页 |
二、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15-20页 |
(一) 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狭小,造成刑民法律冲突 | 第16-17页 |
(二) 空判现象大行其道,被害人赔偿权受到践踏 | 第17-18页 |
(三) 缺乏促进犯罪人履行赔偿义务的激励机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存废及其定位 | 第20-27页 |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存废之争及评析 | 第20-23页 |
(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存废之争 | 第20-21页 |
(二) 观点评析 | 第21-23页 |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定位 | 第23-27页 |
(一) 我国独立的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之间关系现状 | 第23-24页 |
(二) 确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主导地位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巩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导地位的完善措施 | 第27-33页 |
一、确立以附带民事诉讼为主导的损害赔偿实现模式 | 第27-28页 |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赔偿标准的完善 | 第28-29页 |
(一) 增加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8页 |
(二) 对物质性损害与精神性损害实行不同的赔偿标准 | 第28-29页 |
三、建立鼓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赔偿的激励机制 | 第29-31页 |
四、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执行的保障措施 | 第31-32页 |
(一) 完善刑事领域的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制度 | 第31页 |
(二) 实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 | 第31-32页 |
五、建立国家补偿制度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