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激发子的分类 | 第12-14页 |
·寡糖 | 第12-13页 |
·β-葡七糖 | 第12页 |
·几丁质(chitin)寡糖和壳寡糖(chitosan) | 第12-13页 |
·寡聚半乳糖醛酸(oligochitoson) | 第13页 |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 第13页 |
·肽和蛋白 | 第13-14页 |
·激发素(elicitins) | 第13-14页 |
·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 第14页 |
·糖蛋白(glycoprotein) | 第14页 |
·激发子受体 | 第14-15页 |
·激发子引起的信号传导 | 第15-16页 |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The reversible phosphorylation of proteins) | 第15页 |
·活性氧迸发(oxidative burst OXB) | 第15-16页 |
·G-蛋白(G-protein)信号途径 | 第16页 |
·离子流动和膜去极化(ion flow and cell membrane depolarization) | 第16页 |
·激发子诱导的基因表达 | 第16-17页 |
·丝氨酸蛋白酶家族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供试水稻品种及病菌菌种 | 第20页 |
·供试菌株 | 第20页 |
·质粒及载体 | 第20-2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37页 |
·稻瘟病菌丝氨酸蛋白酶信号肽的分析 | 第22页 |
·引物 | 第22-23页 |
·目的基因的获得 | 第23-24页 |
·稻瘟病菌总RNA的提取 | 第23页 |
·DNaseI处理去除稻瘟病菌基因组DNA | 第23-24页 |
·RT-PCR | 第24页 |
·PCR条件的筛选 | 第24页 |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4-31页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24页 |
·PCR产物与T载体的连接 | 第24页 |
·CaCl_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24-25页 |
·热击转化法 | 第25页 |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第25-26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6-27页 |
·拟转化子PCR鉴定: | 第26-27页 |
·拟克隆子的酶切鉴定 | 第27页 |
·克隆子的方向鉴定 | 第27页 |
·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 | 第27页 |
·从T载体上酶切目的片段 | 第27-28页 |
·对UPTN载体进行酶切 | 第28页 |
·酶切产物的回收 | 第28页 |
·具有突出末端的DNA片段补平 | 第28页 |
·去磷酸化 | 第28-29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29页 |
·电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9-30页 |
·电击转化 | 第30页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30-31页 |
·拟转化子PCR鉴定: | 第30页 |
·克隆子的方向鉴定 | 第30-31页 |
·连接全长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的方向鉴定 | 第30-31页 |
·连接剪切信号肽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的方向鉴定 | 第31页 |
·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 | 第31页 |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1-33页 |
·中间载体pBlueKS的酶切回收 | 第31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第31页 |
·过量表达载体pCAMBIA1301-UbiN的酶切回收 | 第31-32页 |
·目的基因在pCAMBIA1301-UbiN中的方向鉴定 | 第32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页 |
·电击转化农杆菌 | 第32页 |
·农杆菌拟转化子的鉴定 | 第32-33页 |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 | 第33-34页 |
·培养基 | 第33页 |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 | 第33页 |
·愈伤组织的预培养 | 第33页 |
·农杆菌的培养及处理 | 第33页 |
·共培养 | 第33-34页 |
·洗除农杆菌 | 第34页 |
·愈伤组织的筛选 | 第34页 |
·抗性愈伤组织的继代与植株的再生 | 第34页 |
·转化率、分化率和共转化率的计算 | 第34页 |
·转基因水稻的PCR检测 | 第34-35页 |
·水稻叶片PCR模板的制备 | 第34-35页 |
·PCR扩增引物序列 | 第35页 |
·MGG_07965.5基因在水稻叶片中的瞬时表达 | 第35-36页 |
·DNA微弹的制备 | 第35页 |
·在水稻叶片中瞬时表达MGG_07965.5基因 | 第35-36页 |
·转基因植株的GUS组织化学染色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58页 |
·目的基因的分析及获取 | 第37-45页 |
·MGG_07965.5丝氨酸蛋白酶信号肽预测结果 | 第37-38页 |
·稻瘟病菌总R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38-39页 |
·全长MGG_07965.5克隆与鉴定 | 第39-40页 |
·重组子pMD18-T-F-07965.5-1的测序鉴定 | 第40-42页 |
·剪切信号肽后的MGG_07965.5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42-43页 |
·重组子pMD18-T-C-07965.5-2的测序鉴定 | 第43-45页 |
·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5-47页 |
·瞬时表达载体pUPTN-F-07965.5的构建及鉴定 | 第45-46页 |
·瞬时表达载体pUPTN-C-07965.5的构建及鉴定 | 第46-47页 |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47-51页 |
·过量表达载体pCAMBIA1301-ubi-F-07965的构建及鉴定 | 第47-49页 |
·过量表达载体pCAMBIA1301-ubi-C-07965的构建及鉴定 | 第49-51页 |
·过量表达载体转农杆菌及其鉴定 | 第51-52页 |
·过量表达载体p1301-ubi-F-07965转农杆菌及其鉴定 | 第51-52页 |
·过量表达载体1301-ubi-C-07965转农杆菌及其鉴定 | 第52页 |
·MGG_07965.5基因在水稻叶片中的瞬时表达 | 第52-53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化 | 第53-55页 |
·转基因水稻的生物学鉴定 | 第55-58页 |
·转基因水稻的PCR检测 | 第55-57页 |
·转基因水稻的组织化学染色 | 第57-58页 |
4.讨论 | 第58-60页 |
·稻瘟病菌基因组数据库中的内含子 | 第58页 |
·关于瞬时表达 | 第58-59页 |
·组培体系的建立 | 第59页 |
·转基因水稻的获取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Ⅰ:本研究所用基本培养基配方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