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现实背景:新兴媒体的出现——电视消费革命的到来 | 第11-13页 |
·理论背景:IPTV 受众研究的缺失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IPTV 受众群体的特性 | 第17页 |
·IPTV 受众的生活形态 | 第17-18页 |
·IPTV 受众的使用行为 | 第18-19页 |
·IPTV 受众研究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研究流程 | 第20-22页 |
2 电视消费模式的变革 | 第22-53页 |
·IPTV 产生的背景:媒介融合 | 第22-29页 |
·媒介融合的界定 | 第22-23页 |
·媒介融合的关键驱动力 | 第23-26页 |
·新兴多媒体复合市场的形成 | 第26-29页 |
·IPTV:媒介融合的先行者 | 第29-39页 |
·IPTV 的特性:真正意义上的电视互动 | 第29-34页 |
·IPTV 的应用:实现三重播放 | 第34-36页 |
·互动传播:传统电视消费模式的突破 | 第36-39页 |
·IPTV 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39-53页 |
·全球IPTV 发展状况 | 第39-41页 |
·IPTV 在中国的发展 | 第41-48页 |
·我国IPTV 发展中的监管问题 | 第48-53页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53-72页 |
·科技接受模型 | 第53-59页 |
·理性行为理论 | 第53-54页 |
·科技接受模型 | 第54-58页 |
·相关实证研究 | 第58-59页 |
·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 | 第59-61页 |
·消费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61-72页 |
·消费行为 | 第61-62页 |
·生活形态 | 第62-68页 |
·知觉风险 | 第68-69页 |
·顾客满意度 | 第69-72页 |
4 研究设计 | 第72-94页 |
·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72-79页 |
·因变量 | 第74-75页 |
·自变量 | 第75-78页 |
·外在变量 | 第78-79页 |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 第79-81页 |
·变量的测量 | 第81-87页 |
·研究方法 | 第87-94页 |
·抽样调查法 | 第87-89页 |
·深度访谈法 | 第89-90页 |
·问卷调查实施流程 | 第90-91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91-94页 |
5 研究发现 | 第94-149页 |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94-100页 |
·自变量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95-97页 |
·因变量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97-98页 |
·外在变量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98-100页 |
·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 第100-104页 |
·样本的人口变量分析 | 第100-101页 |
·IPTV 使用基本情况描述统计 | 第101-104页 |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104-109页 |
·自变量 | 第104-107页 |
·因变量 | 第107-108页 |
·外在变量 | 第108-109页 |
·主要研究发现 | 第109-135页 |
·IPTV 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 | 第109-114页 |
·IPTV 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14-119页 |
·IPTV 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第119-124页 |
·满意度对使用意向和使用行为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使用意向对使用行为的影响 | 第125-126页 |
·生活形态对使用意向、使用行为和满意度的影响 | 第126-135页 |
·深度访谈的研究结果 | 第135-149页 |
·深度访谈的实施 | 第135-136页 |
·受访者对IPTV 的认知与评价 | 第136-139页 |
·研究发现 | 第139-149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149-174页 |
·研究结论 | 第149-156页 |
·影响受众使用IPTV 的因素 | 第149-154页 |
·影响IPTV 满意度的因素 | 第154页 |
·IPTV 受众消费行为的变化特征 | 第154-156页 |
·研究讨论 | 第156-167页 |
·新型电视受众的崛起 | 第156-161页 |
·电视媒介权力的削弱 | 第161-164页 |
·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平衡 | 第164-167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7-170页 |
·研究的优缺点与建议 | 第170-174页 |
·主要优点 | 第170-171页 |
·主要不足 | 第171-172页 |
·研究建议 | 第172-174页 |
致谢 | 第174-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6-186页 |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86-187页 |
附录 2 “半结构性访谈”提纲 | 第187-188页 |
附录 3 调查问卷 | 第188-192页 |
附录 4 河南网通宽带 DVD 的 IP 多业务平台图示 | 第192-193页 |
附录 5 生活形态各题项的第二次因子分析结果 | 第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