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4-30页 |
·试验材料 | 第14-15页 |
·供试拟南芥植物及菌株 | 第14页 |
·供试培养基及营养液 | 第14-15页 |
·供试试剂 | 第15页 |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试验方法 | 第15-30页 |
·拟南芥的种植 | 第15-16页 |
·突变体的筛选 | 第16页 |
·拟南芥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法) | 第16-17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17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17-18页 |
·PCR产物的克隆及质粒提取 | 第18-19页 |
·Sourthern杂交 | 第19-21页 |
·TAIL-PCR扩增 | 第21-23页 |
·FVE基因的克隆 | 第23-24页 |
·Genomic Walking技术 | 第24-25页 |
·RNA的提取及半定量RT-PCR | 第25-27页 |
·EFS1基因的克隆及相关载体的构建 | 第27-29页 |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0页 |
·突变体的筛选 | 第30-32页 |
·拟南芥晚花突变体的获得 | 第30-31页 |
·拟南芥早花突变体的获得 | 第31-32页 |
·Southern杂交验证拷贝数 | 第32-33页 |
·DNA的提取 | 第32页 |
·杂交探针的制备 | 第32-33页 |
·Southern杂交结果 | 第33页 |
·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获得 | 第33-35页 |
·晚花突变体221-1 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的获得 | 第33-34页 |
·早花突变体426-2 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的获得 | 第34-35页 |
·开花相关基因的确定 | 第35-37页 |
·晚花相关基因的确定 | 第35-36页 |
·早花相关基因的确定 | 第36-37页 |
·efs1早花特性的初步分析 | 第37-38页 |
·RNA的提取 | 第37页 |
·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37-38页 |
·农杆菌介导的EFS1基因的遗传转化 | 第38-40页 |
·EFS1基因的克隆 | 第38页 |
·载体pCAMBIA1300-EFS1-NOS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3页 |
·试验材料的选择 | 第40页 |
·TAIL-PCR和Genomic Walking技术在获得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方面的比较 | 第40-41页 |
·FVE基因突变位点与开花时间的关系 | 第41页 |
·关于早花突变体efs1 | 第41-43页 |
5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