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1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 2 嵌入式WEB服务器硬件平台设计 | 第13-20页 |
| ·ARM处理器简介 | 第13-14页 |
| ·ARM体系结构的特点 | 第13页 |
| ·ARM处理器的分类和应用 | 第13-14页 |
| ·S3C2410简介 | 第14页 |
| ·ARM9硬件平台设计 | 第14-20页 |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4页 |
| ·存储器电路设计 | 第14-17页 |
| ·以太网电路设计 | 第17-18页 |
| ·串口电路设计 | 第18页 |
| ·硬件平台调试 | 第18-20页 |
| 3 嵌入式Web服务器原理与CGI技术 | 第20-25页 |
| ·嵌入式Web服务器概述 | 第20页 |
| ·Web服务器原理 | 第20页 |
| ·嵌入式Web服务器实现原理 | 第20-21页 |
| ·TCP/IP协议 | 第20-21页 |
| ·嵌入式Web服务器Boa | 第21-22页 |
| ·概述 | 第21-22页 |
| ·Boa的功能实现 | 第22页 |
| ·CGI技术 | 第22-25页 |
| ·CGI概述 | 第22-23页 |
| ·CGI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 4 建立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 第25-36页 |
| ·在Vmware下安装Redhat 9.0 | 第25-29页 |
| ·编译配置主机开发环境 | 第29-34页 |
| ·配置以太网 | 第29-30页 |
| ·安装配置tftp服务器 | 第30-32页 |
| ·配置防火墙 | 第32-33页 |
| ·配置NFS服务器 | 第33-34页 |
|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34-36页 |
| ·Bootloader简介 | 第34-35页 |
| ·u-boot的移植 | 第35-36页 |
| 5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软件设计 | 第36-55页 |
| ·概述 | 第36页 |
| ·GCC简介 | 第36-37页 |
| ·GCC概述 | 第36页 |
| ·GCC基本用法 | 第36-37页 |
| ·Linux内核移植 | 第37-41页 |
| ·Linux内核源代码的安装 | 第37页 |
| ·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和使用 | 第37-38页 |
| ·Linux内核的配置和编译 | 第38-41页 |
| ·加载Linux内核映像 | 第41-42页 |
| ·内核启动过程 | 第42-45页 |
| ·挂载根文件系统 | 第45-49页 |
| ·系统存储空间设计 | 第46-48页 |
| ·目标系统上根文件系统的实现 | 第48-49页 |
| ·Boa Web服务器的移植 | 第49-50页 |
| ·Boa Web服务器的建立 | 第49-50页 |
| ·Linux下动态Web页面的实现 | 第50-55页 |
| ·CGI程序分析 | 第51-53页 |
| ·Form输入的分析和解码 | 第53-55页 |
| 6 嵌入式WEB服务器功能测试 | 第55-59页 |
| ·硬件模块功能测试 | 第55页 |
| ·测试Web服务器 | 第55-57页 |
| ·动态Web页面测试 | 第57-59页 |
| 7 总结和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