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教育实践课程的比较研究 | 第8-9页 |
·高师本科学前专业课程的研究 | 第9页 |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9-10页 |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2章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与比较 | 第13-40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比较 | 第13-21页 |
·美国高校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 | 第13-17页 |
·中国高校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 | 第17-19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的目标比较 | 第19-21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与比较 | 第21-25页 |
·美国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 | 第21-22页 |
·中国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 | 第22-23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比较 | 第23-25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与比较 | 第25-33页 |
·美国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 | 第25-27页 |
·中国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 | 第27-30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实施比较 | 第30-33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与比较 | 第33-40页 |
·美国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 | 第33-35页 |
·中国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 | 第35-37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比较 | 第37-40页 |
第3章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相关学理分析 | 第40-52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 | 第40-46页 |
·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内涵诠释 | 第40-43页 |
·生命教育理论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 | 第43-44页 |
·经验主义理论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 | 第44页 |
·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 | 第44-45页 |
·教师实践性知识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 | 第45-46页 |
·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培养取向的原因阐释 | 第46-52页 |
·社会文化传统差异——"实用本位"与"儒家主体"之别 | 第46-48页 |
·教师教育体制差异——"分权式"与"统一领导式"之别 | 第48-50页 |
·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差异——"多层级"与"单一"之别 | 第50-52页 |
第4章 启示与借鉴 | 第52-58页 |
·兼顾"社会实用"与"个人发展",明晰学前专业的培养目标 | 第52-53页 |
·加强高校发展的自主性,保证实践课程的有效性 | 第53-54页 |
·发挥整合理念,加强实践课程与教师资格制度的契合与连接 | 第54-55页 |
·坚持系统观念,完善与实施实践课程相关的其他配套制度 | 第55-57页 |
·提高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 | 第55-56页 |
·建立规范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 第56页 |
·完善与实践课程标准相关的其他配套标准 | 第56-57页 |
·关注实施效应,积极发挥社会评估的反馈作用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