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着重从性犯罪的视角进行分析和论证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一、刑事被害人受害后的损害范围及表现形式第9-14页
 (一) 物质损失的含义和特征第9-10页
 (二) 精神损害的含义和特征第10-14页
  1、被害人没有或者少有直接物质损失第11页
  2、被害人精神损害巨大第11-12页
  3、被害人面临潜在的远期损失第12-14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14-22页
 (一) 精神损害赔偿之必要性第14-17页
  1、是民事法律与刑事法律协调发展的需要第14-15页
  2、是刑事被害人的强烈愿望第15-16页
  3、是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需要第16页
  4、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第16-17页
  5、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第17页
 (二) 精神损害赔偿之可行性第17-22页
  1、人格权法律在不断发展第17-18页
  2、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障碍已经扫清第18-19页
  3、法官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审判经验第19-22页
三、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比较第22-26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第22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第22-24页
  1、德国法第22-23页
  2、法国法第23页
  3、瑞士法第23-24页
 (三) 日本法第24-26页
四、我国刑事被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面临的障碍第26-30页
 (一) 法律障碍第26-28页
  1、传统法学理论对精神损害赔偿持否定态度第26-27页
  2、《刑法》将损害赔偿限制在物质(经济)损失范围第27页
  3、《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第27页
  4、司法解释对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第27-28页
 (二) 文化障碍第28-29页
  1、儒家“义”“利”文化的影响第28页
  2、封建的贞操观和“烈女文化”的影响第28-29页
 (三) 经济发展障碍第29-30页
  1、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精神损害赔偿差额巨大第29页
  2、赔偿能力低下导致精神损害赔偿无法完全实现第29-30页
五、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第30-41页
 (一) 对于《刑法》中损害赔偿规定的完善建议第31-32页
 (二) 对于《刑事诉讼法》中精神损害赔偿程序的完善建议第32-35页
  1、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当事人第32-33页
  2、精神损害的证明责任及赔偿标准第33页
  3、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途径第33-35页
  4、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第35页
 (三) 促进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健康发展的建议第35-41页
  1、尽快制定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第36-37页
  2、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经验逐步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第37-38页
  3、为被害人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营造良好的人文及社会环境第38-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D、gE、gJ基因的表达与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重钢集团原材料处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