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6-17页 |
2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第17-22页 |
·城郊的内涵 | 第17-19页 |
·城郊的概念 | 第17-18页 |
·城郊的功能 | 第18页 |
·城郊土地利用的特征 | 第18-19页 |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第19-20页 |
·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 第20-22页 |
3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 | 第22-27页 |
·经济驱动 | 第22-24页 |
·聚集效应 | 第22-23页 |
·要素替代 | 第23-24页 |
·社会驱动 | 第24-27页 |
·城市化与工业化 | 第24-25页 |
·人口增长与人口素质 | 第25-27页 |
4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的实现途径 | 第27-39页 |
·科学的土地规划与管理 | 第27-30页 |
·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 | 第27-28页 |
·创新城郊土地的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规范城郊的土地市场 | 第29-30页 |
·居住区土地集约利用 | 第30-35页 |
·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 | 第30-32页 |
·注重住宅实体的集约设计 | 第32-35页 |
·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 | 第35-37页 |
·土地股份合作制 | 第36-37页 |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优点及适用条件 | 第37页 |
·农业区土地集约利用 | 第37-39页 |
5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39-56页 |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概念与方法 | 第39-40页 |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流程 | 第40页 |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系的结构形式 | 第40-44页 |
·目标层 | 第40页 |
·准则层 | 第40-41页 |
·因子层 | 第41页 |
·指标层 | 第41-44页 |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50页 |
·城郊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模型 | 第50-53页 |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第50-51页 |
·总体评价模型 | 第51-52页 |
·障碍度判定模型 | 第52-53页 |
·重庆市九龙坡区近郊某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 第53-56页 |
6 结语 | 第56-58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6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