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引言 | 第15页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5-16页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 | 第16-20页 |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应用 | 第20-21页 |
·磷酸盐化合物介绍 | 第21-29页 |
·本论文的选题和意义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合成与表征方法 | 第31-43页 |
·主要与仪器 | 第31-32页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主要仪器 | 第31-32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32-35页 |
·表征方法 | 第35-43页 |
·X射线衍射法 | 第35-38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38-3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X射线散射分析EDX | 第39-40页 |
·热分析 | 第40-41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锌、钼磷酸盐新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84页 |
·化合物(C_2N_2H_(10))_2[Zn(PO_4)_2]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43-56页 |
·合成 | 第43-44页 |
·物相分析 | 第44-46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44-45页 |
·EDX 能谱分析 | 第45-46页 |
·结构测定 | 第46页 |
·结构分析与描述描述 | 第46-52页 |
·结构表征 | 第52-56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TG-DTA 热分析 | 第53-54页 |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55-56页 |
·化合物(C_2N_2H_(10)[Na_2Mo_2O_(31)(PO_4)(HPO_4)_2H_2PO_4)_5]·3.5H_2O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6-70页 |
·合成 | 第56-57页 |
·物相分析 | 第57-59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57-59页 |
·EDX 能谱分析 | 第59页 |
·结构测定 | 第59-60页 |
·结构分析与描述描述 | 第60-66页 |
·结构表征 | 第66-7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67页 |
·TG-DTA 热分析 | 第67-68页 |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68-70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70页 |
·化合物(C_2N_2H_(10))_2[Zn(PO_4)_2]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70-84页 |
·合成 | 第70-71页 |
·物相分析 | 第71-74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71-73页 |
·EDX 能谱分析 | 第73-74页 |
·结构测定 | 第74-75页 |
·结构分析与描述描述 | 第75-80页 |
·结构表征 | 第80-8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80-81页 |
·TG-DTA 热分析 | 第81页 |
·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81-82页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82-8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