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程序设计论文

数据库系统负载重要性的量化管理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数据库负载管理发展现状及技术介绍第12-20页
     ·按照负载的重要性来管理负载第12-15页
     ·按照负载的性能目标来管理负载第15-19页
     ·按照负载的重要性加性能目标来管理负载第19-20页
     ·三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载管理技术的比较第20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第20-21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二章 自主数据库负载控制框架介绍第23-29页
   ·负载自适应第23-27页
     ·负载自适应框架第23-24页
     ·负载特征化第24-26页
     ·负载探测第26页
     ·性能建模与负载控制第26-27页
   ·查询调度器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负载重要性量化过程第29-35页
   ·负载重要性第29-30页
     ·负载重要性在性能管理中的作用第29-30页
     ·负载重要程度第30页
   ·量化负载重要性第30页
   ·框架结构第30-31页
   ·效用函数第31-32页
   ·量化负载重要性的过程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负载控制过程实现第35-43页
   ·负载特征化第35-36页
   ·负载控制第36-37页
   ·实验设计实现第37-41页
     ·实验环境第37页
     ·实验详细设计过程第37-41页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第43-51页
   ·无重要性等级管理的负载性能第43-44页
   ·静态的负载重要性管理的负载性能第44-45页
   ·动态改变负载重要性的负载性能第45-47页
   ·成本配额变化及重要性等级值变化第47-48页
   ·三种情况对比分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六章 总结与今后研究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觉感知中特征捆绑建模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HMM的汉语词性标注及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