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人本困境”与人的存在的悲剧性 | 第11-34页 |
第1节 :何谓“人本困境” | 第11-13页 |
第2节 :人的存在的基本特征 | 第13-15页 |
第3节 :人存在的两个维度的超越性表现 | 第15-18页 |
第4节 :人存在的两个维度的固有的矛盾性 | 第18-20页 |
第5节 :有限性:人存在的固有矛盾性的根源 | 第20-22页 |
第6节 :人的有限性及几种基本的人本困境 | 第22-30页 |
·人与世界: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认知困境/命运困境 | 第22-24页 |
·人与他人:认同程度的有限性——人际困境/伦理困境 | 第24-26页 |
·人与自我:践行能力的有限性——欲望困境/意志困境 | 第26-28页 |
·人的“大限”:生命本身的有限性——死亡困境 | 第28-30页 |
第7节 :结论:悲剧就是人面对人本困境的抗争与毁灭 | 第30-34页 |
第二章:“人本困境”理论与历史上各种悲剧学说的潜在关联 | 第34-47页 |
第1节 :亚理士多德的悲剧定义及“过失”说 | 第34-36页 |
第2节 :黑格尔的伦理实体自我分裂与冲突、和解说 | 第36-38页 |
第3节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意识冲突斗争说 | 第38-41页 |
第4节 :尼采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融合说 | 第41-44页 |
第5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说 | 第44-47页 |
第三章:“人本困境”视域下的几部经典悲剧文本分析 | 第47-58页 |
第1节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 第47-49页 |
第2节 :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 | 第49-52页 |
第3节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第52-55页 |
第4节 :最全面、最完整地展示了“人本困境”及人的超越精神的伟大悲剧:歌德的《浮士德》 | 第55-58页 |
结语:“人本困境”——一个极具概括力和阐释空间的悲剧理论关键词 | 第58-60页 |
注释 | 第60-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页 |